青年教师与学生沟通技巧

发布时间:2025-08-19 08:56

青年教师与学生沟通技巧

摘要

刚入职两年的张老师最近总在办公室叹气:“跟学生聊天像隔着一层玻璃,我说‘上课别走神’,他们要么低头不说话,要么回一句‘知道了’,转头该干嘛还干嘛。”其实,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走进心里”的钥匙。这篇文章结合50+一线青年教师的真实案例,拆解出6个能立刻上手的沟通技巧,从“无效说教”到“深度共鸣”,帮你成为学生愿意主动开口的老师。

一、先搞懂:为什么你说的话,学生“听不进去”?

不少青年教师刚入职时,总带着“我是老师,学生该听我的”的心态沟通,结果往往碰壁。上周听隔壁班李老师分享:“有次发现学生小周上课偷偷画画,我直接把画收了,说‘上课不好好听讲,画这些有什么用’,结果小周当场红了眼,之后一个月都躲着我。”

后来才知道,小周的妈妈刚出差,他想画张画寄给妈妈。学生的“问题行为”背后,往往藏着没说出口的需求——可能是情绪需要被看见,可能是渴望被理解,也可能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

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小(很多只差10岁左右),本是优势,但如果总端着“老师架子”,用“你应该”“必须”这类命令式语言,反而会让学生觉得“你不懂我”。记住:沟通的前提不是“说服”,而是“建立信任”。

二、5个“反说教”沟通技巧,让学生愿意对你说真心话

技巧1:把“批评”换成“事实+感受”,学生才不抵触

“你怎么又迟到了?说了多少次了!”——这种话一出口,学生要么顶嘴,要么沉默。试试“事实+感受”公式:

公式:我看到(事实)+ 我有点(感受)+ 因为(原因)

比如学生迟到,不说“又迟到”,而是:“我看到你今天比上课时间晚到了15分钟(事实),我有点担心(感受),因为第一节课讲的知识点后面要用(原因),等下我帮你补10分钟,好吗?”

真实案例:王老师班上的小吴总迟到,用这个公式沟通后,小吴红着脸说:“老师,我早上要送妹妹去幼儿园,有时候堵车……”后来王老师和家长协调了送学时间,小吴再也没迟到过。

关键:不说“你错了”,而是“我在意你”,学生才会放下防备。

技巧2:用“开放式提问”代替“封闭式说教”,让学生主动说

“这道题为什么错了?”——学生可能只会说“不会”。换成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3类黄金提问句式:

“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比如学生作业写错时)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解决?”(比如班级活动意见不合时)

“这件事里,你觉得最难的地方是什么?”(比如学生考试失利时)

实操场景:学生小张考试退步,传统沟通:“你就是没好好学!” 小张低头不说话。改用提问:“这次数学考了65分,比上次低了20分,你自己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哪?”小张想了想说:“最后两道大题,我知道思路,但算到一半总错,可能是练习太少了……”

效果:学生自己说出的问题,比老师指出的更愿意改。

技巧3:跟内向学生沟通,用“细节赞美”打开话匣子

班里总有几个“闷葫芦”,问一句答一句。其实内向学生不是不想说,而是怕说错、怕不被重视。试试“细节赞美+具体话题”:

错误示范:“你今天表现不错。”(太空泛,学生没感觉)

正确示范:“你刚才回答问题时,提到‘用方程解这道题更简单’,这个思路很清晰(细节赞美),平时是不是很喜欢研究解题方法呀?(具体话题)”

真实案例:李老师班上的小琳很内向,一次作业里小琳用不同颜色标注了重点,李老师特意说:“你用黄色标公式、蓝色标例题,看起来特别清楚,是不是有什么记笔记的小技巧?”小琳眼睛一亮,开始分享自己的方法,后来还主动担任了班级“笔记小老师”。

秘诀:内向学生对“具体细节”更敏感,夸到点子上,他才敢开口。

技巧4:面对“叛逆学生”,先“共情”再“引导”

遇到学生跟你“对着干”(比如故意不穿校服、上课接话),硬碰硬只会让矛盾升级。记住:叛逆的背后,往往是“求关注”。

四步共情法:

1. 说出他的情绪:“我知道你现在可能觉得老师管得有点多(说出情绪)。”

2. 认可合理部分:“其实你刚才说‘校服太热’,这点老师也理解(认可合理部分)。”

3. 提出规则原因:“但学校规定穿校服,是怕大家攀比,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规则原因)。”

4. 一起想办法:“要不我们试试,课间热的时候可以把外套脱掉,上课再穿上,怎么样?(共同解决)”

真实案例:陈老师班上的小浩总不穿校服,用了共情法后,小浩说:“其实我就是想让大家注意到我……”后来陈老师让小浩负责检查班级校服,他反而成了最遵守规则的人。

关键: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接住”他的情绪,他才会听你说的道理。

技巧5:用“故事化表达”代替“讲道理”,学生记得更牢

“要努力学习,将来才有出路”——这种话学生听了十几年,早免疫了。试试把道理藏在故事里:

公式:具体场景+人物经历+你的感受

比如想鼓励学生坚持,不说“要坚持”,而是:“我刚当老师时,第一次上公开课,紧张到忘词,下来后躲在办公室哭(具体场景)。后来我每天对着镜子练,练了20遍,第二次公开课就顺利多了(人物经历)。现在想想,当时要是放弃了,可能就错过站在这里跟你们聊天的机会了(你的感受)。”

效果:故事比道理更有感染力,学生能从你的经历里看到自己的影子,自然愿意听。

三、3个“避坑指南”:这些沟通雷区,青年教师最容易踩

1. 别总说“想当年我……”

学生反感的不是“分享经验”,而是“你不如我”的暗示。比如学生抱怨作业多,别说“想当年我一天做5张卷子都没喊累”,可以说“我上高中时也觉得作业多,后来发现把作业分块做,效率会高很多,你要不要试试?”

2. 别在公开场合“翻旧账”

“你上次就迟到,这次又……”——公开场合提过去的错误,会让学生觉得没面子,反而破罐子破摔。有问题私下聊,给学生留尊严。

3. 别假装“什么都懂”

遇到不懂的问题,坦诚说“这个老师也不太清楚,我们一起查资料看看?”——学生会觉得你真实,反而更信任你。

写在最后

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说到底是“用真心换真心”。技巧是工具,但比技巧更重要的是:放下“老师”的架子,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人”去尊重;少一点“我要教育你”的心态,多一点“我想了解你”的好奇。

下次和学生沟通前,不妨先问自己:“如果我是他,听到这句话会是什么感受?”——想清楚这点,很多沟通难题,其实早就有了答案。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s://www.qinxue365.com/fangfa/617004.html,违者必究!

网址:青年教师与学生沟通技巧 https://mxgxt.com/news/view/1693949

相关内容

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技巧
与大学老师沟通的7大技巧
与老师沟通的7大技巧
与设计师沟通的技巧!!!!!!
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五个实用技巧
大学新生必看:7种高情商与老师沟通技巧
与老师沟通的8个高情商技巧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与老师沟通不尴尬的五大技巧
同学之间的沟通技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