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先秦时期人们如何称呼

发布时间:2025-08-21 18:56

在很多影视剧中,大家都管秦始皇叫嬴政,但是这样的称呼在当时是大错特错的。在先秦时期,人们根本不用姓加名来称呼一个人,那么,在那时,人们是如何称呼秦始皇的呢?

先秦时期,人们称呼一个人特别是贵族男子的时候,通常用“氏”加“字”这种方式。也有少部分用“氏”加“名”。比如名臣管仲,他是姬姓,管氏,字仲,名夷吾。人们称呼他时用的就是“氏”加“字”的形式。又如亚圣孟子,他是姬姓,孟氏,名轲,所以在先秦典籍中他被叫作孟轲,用了“氏”加“名”的形式。

按照以上格式,秦始皇姓赢,氏赵,名政,所以他应该被叫做赵政,但是在秦朝,如果有人这样称呼他,那可是大逆不道的欺君之罪,是要掉脑袋的!因为人家是君临天下的天子啊,别人怎么能直接叫他的名字呢。

在古代,称呼还没有称王封侯的贵族,应该用“公子”二字加上他的名,所以在秦始皇登基之前,人们应该称呼他为公子政。在他登基之后,人们可以用国名加爵位加个人名的形式,称呼他为秦王政。他在灭亡六国,一统天下之后,称帝,正式改称始皇帝,所以,秦始皇可以被叫作公子政,秦王政,始皇帝,但是赵政这种叫法在当时听起来特别别扭。

那么,先秦时期的人们为什么把氏看得比姓重要呢?这就要从姓与氏的区别说起了,姓,最初是一种部族称号,表示一群人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来自同一血脉部落,这种血脉部落往往是基予母系血亲确定的。所以上古八大姓姬、姜、姒,赢、妘、妫、姞、姚和姓这个字本身都有女字旁。而氏是指随着部落人口的增加,原来的大家族逐渐分出若干个小家族,这些小家族在保留原来大家族称号的同时,为了与其他小家族区别,给自己取了新代号,即氏。氏的来源可以是国名、封地、官职,所从事的职业,也可以是祖先的名或字。所以氏比姓更能显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先秦时期的人们自然更加看重氏了。

汉朝以后人口越来越多,渐渐地,人们分不清楚哪个是姓哪个是氏了,于是姓和氏慢慢的就合二为一了。

举报/反馈

网址:国学|先秦时期人们如何称呼 https://mxgxt.com/news/view/1700222

相关内容

中国古代夫妻间的“爱称”大揭秘:从古至今,我们如何称呼对方?
雍正时候官员才称呼为大人 明朝时期的百姓是如何称呼官员的
秦朝是赢姓赵氏,赵国是同宗,为何秦朝国君我们叫姓(赢政),而赵国的叫氏(赵雍)?
秦始皇和赵国是什么关系?秦赵两国之间有何渊源?为什么称嬴政?
台湾人如何称呼爱人
应该如何称呼同学的长辈
伊能静婚后和公婆关系如何?看秦昊爸爸对她的称呼就懂了
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王族都是属于嬴姓赵氏,两者有何关联?
战国时期,为何秦、赵两国君主都是嬴姓、赵氏,他们有什么关系?
如何恰当地称呼老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