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妮在北京电影节上的黑色挂脖长裙造型,瞬间引爆了整个网络——修长的脖子、白皙的肌肤、摇曳的裙摆,她就像是《黑天鹅》片场飞来的娜塔莉·波特曼的中国版。工作室发布的精修图一出,粉丝们立刻沦为夸奖的“群主”,纷纷评论:“姐姐的锁骨能养鱼!”“这个气质在内娱里独一无二!”
然而,当镜头拉远时,你会发现这场“黑天鹅”的优雅展示,其实不过是内娱红毯上的一件标准产品。倪妮的造型团队早已洞悉“人设经济学”的奥秘——只要造型足够仙气、足够冷艳,热搜自然就会跟着来。
倪妮的造型能够在网上刷屏,归根结底是一场精准的“视觉霸权”。黑色长裙配上珠宝和湿发,构成了所谓的“高级感三件套”,这个组合早在2023年金鸡奖上就得到了印证——她和刘诗诗的“黑白天鹅”组合更是引发网友的极大热议,纷纷称赞“内娱红毯终于有救了”。
但问题来了,当每位女明星都在争当“天鹅”的时候,红毯已经变成动物园了。张雨绮穿着金色旗袍像“富贵锦鲤”,张子枫则在香奈儿高定的加持下变身为“幼态黑天鹅”,而金晨的浅紫色纱裙则让她看上去像一个“迪士尼逃跑的公主”。大家都在拼命往“优雅”这一条路上冲,结果却导致了——优雅泛滥,观众开始审美疲劳。
尽管倪妮的“黑天鹅”造型很美,但这种美却似乎过于教科书式,像是AI生成的“高级感模板”。她的直角肩、天鹅颈、冷白皮,每一项都击中人们心中对于“气质美人”的想象,但却似乎缺少了某种“人情味”。对比她那场雨中走红毯时的“银色女神”造型——雨水打湿了她的发丝,礼服紧贴着身形,那份狼狈而真实却更能打动人心。而在内场的“黑天鹅”,虽美却像是橱窗展示的奢侈品模特,只能远观而无法靠近。
更讽刺的是,这种“优雅”仿佛已经成为内娱女星的束缚。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许多女明星不得不放弃搞怪、放松甚至出错的可能。毕竟,谁敢在红毯上摔一跤?谁敢看起来像是“时尚恐怖分子”?“优雅”反而成了枷锁,而不是一种自由。
倪妮的“黑天鹅”造型,正是内娱红毯上“优雅内卷”的缩影。当所有女明星都在争高下,争取谁更“高级”、谁更“不食人间烟火”时,红毯的乐趣反而失去了。
或许,我们该怀念那个还能看到宁静穿着军大衣、周迅随意说“好多人啊”的时代。优雅固然美好,但红毯的真正魅力,应该是活灵活现的人,而不是精致的静物。下次再看到“黑天鹅”登上热搜,不妨思考一下:这只天鹅,是活的还是3D打印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