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界的传奇人物 —— 倪海厦
倪海厦,这位在中医界如雷贯耳的名字,可谓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 1954 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祖籍浙江瑞安 ,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精通 “命、相、卜、山、医” 五术,是一位五术兼备的旷世奇人。其在中医领域的影响力深远,不仅在美国创立了汉唐中医诊所,还担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 ,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诸多努力。
倪海厦的中医之路始于年少时期,他展现出了对中医经典的浓厚兴趣和极高的天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自学《医宗金鉴》,并成功为二姐治疗好了困扰多年的痛经问题,这一经历让他与中医的缘分就此结下。此后,他拜台湾著名中医周左宇为师,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加上自身对中医经典的深入钻研,他的医术得到了飞速提升。除了中医知识,他还广泛涉猎针灸、易学等领域,为日后成为一代中医大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倪海厦在中医界的名声逐渐响亮,源于他对各类疑难杂症的独特治疗方法和显著疗效。他曾治好许多被西医认为是 “不治之症” 的患者,像一些癌症患者在他的治疗下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甚至好转,这让他在美国当地声名鹊起,被病患尊称为 “最后的希望”(the last hope)。他的医术不仅在患者中口口相传,也引起了中医界同行的关注,成为了中医界的一颗耀眼明星。
倪海厦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临床治疗,他还致力于中医知识的传播和教育。他通过授课、撰写著作等方式,将自己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人。他的《天纪》《人纪》等著作,涵盖了从宇宙物性到人体生理、治病方法等多方面的知识,在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中广泛流传,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因如此,倪海厦在中医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名字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中医的代表之一。但他的医术也引来了一些争议,有人对他的治疗方法和理论提出质疑,这也让 “倪海厦的中医到底靠不靠谱” 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褒:倪海厦中医理论与实践成果
(一)独特理论
倪海厦在中医理论上有着许多独特且深入的见解,尤其是在癌症、慢性病等病症的治疗理念上,他的观点独树一帜。在癌症治疗方面,倪海厦认为,传统的西医以手术、化疗、放疗等方式直接对抗癌细胞,虽然看似在攻击病灶,但往往忽略了人体整体的内环境 。他主张从断绝癌细胞的营养和改变其生存环境入手,比如建议癌症患者不要乱吃维他命等营养品,因为这些可能会成为癌细胞的 “养分”,鼓励患者多吃如糙米、荞麦等未经深加工的五谷杂粮,这些食物体积较大,癌细胞难以摄取其中的营养 。同时,他强调运动对于恢复阳气的重要性,阳气充足,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从而有助于对抗癌症。
倪海厦形象地将癌细胞比喻为在 “游泳池” 中享受 “美食” 的 “客人”,只要断绝其 “水”(营养和水)和 “美食”(营养物质),改变其生存的 “环境”(人体内部环境),癌细胞就无法生存。这种观点与中医整体观念相契合,从调整人体整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方面出发,而不是单纯地针对癌细胞进行 “杀灭”,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对于慢性病,倪海厦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慢性病的形成往往与人体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情绪状态等密切相关。以糖尿病为例,他指出,西医单纯控制血糖的做法只是治标不治本,长期依赖胰岛素治疗不仅会导致胰脏功能进一步衰退,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肾脏衰竭、视力下降等。中医治疗糖尿病,重点在于固肾脏、调节身体的整体机能,使人体自身的代谢功能恢复正常,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临床案例
倪海厦在临床实践中,留下了许多成功治愈疑难病症的案例,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他精湛的医术。其中,帮助肾衰竭患者避免洗肾的案例令人印象深刻。一位来自台湾的女病患,因长期服用西药,身体出现了多种问题,最终导致肾衰竭,面临洗肾的困境。她的经历十分坎坷,蜜月时出麻疹吃西药治疗,怀孕时因不知情继续服药,导致第一胎儿子因先天性心脏病仅存活九个月;之后又因尿血、甲状腺亢进、血压飙升、血脂过高等问题,不断服用西药,病情逐渐加重,出现膜性肾病变,服用类固醇后,全身严重积水,尿蛋白指数直线上升 。
在找到倪海厦时,她双脚肿大,无法久立,腹部积水无法躺下,呼吸短促,无法吃下过多食物,身心饱受折磨。倪海厦采用中药和针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同时教她和家人一套气功,让他们每天练习,并嘱咐正常饮食和运动。经过两个月的治疗,病人的体重从 174 磅降到 153 磅,水肿大退,腰围缩小四吋以上,一次可以行走十公里以上,体力恢复,睡觉时可以平躺翻身而不会气喘,食量大增,病情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成功避免了洗肾 。
还有一位糖尿病患者,服用降血糖药物与施打胰岛素控制血糖长达十年,不仅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乎失明,还伴有失眠、双足冰冷且麻木等症状。倪海厦诊断其为肾阳极衰、肝损伤重、血不归肝、心阳不足、下焦寒湿之重症。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治疗,患者自述断绝西药后,体重下降 17 磅,血糖正常,眼力恢复正常,双脚温热不再麻木,睡眠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身体不再出血,每天早上阳举如年轻人般 。这些案例都有力地证明了倪海厦在中医临床治疗上的高超医术和独特方法的有效性。
(三)教育贡献
倪海厦深知中医传承的重要性,他一生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通过开班教学,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中医人才。他的教学内容丰富全面,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推拿、方剂应用以及临床实践等多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中医经典,从古代医典中汲取智慧。
倪海厦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运用所学的中医知识,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推动了中医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除了面授教学,倪海厦还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教学资料和书籍,如《天纪》《人纪》等。《天纪》运用易经的原理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物性,探讨天地之间的规律,内容涉及八字、紫微斗数、地理风水、命理等,帮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学习中医奠定坚实的基础。《人纪》则专注于人体生理纪律与治病的纪律,包括《针灸大成》《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的讲解和阐释,将中医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中医的教材 。这些资料和书籍成为了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宝贵的学习资源,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贬:针对倪海厦的质疑之声
(一)理论争议
尽管倪海厦的中医理论有着独特之处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可,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他的理论缺乏科学依据,甚至与传统中医理论存在冲突。在用药方面,倪海厦的用药剂量和药物搭配常常与传统的中医理念有所不同 。例如,他在某些病症的治疗中,会加大某些药物的剂量,这与传统中医强调的用药平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相悖。传统中医注重药物之间的配伍平衡,讲究君臣佐使,每一味药的用量都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且尽量减少副作用。而倪海厦这种看似大胆的用药方式,在一些人看来,缺乏足够的临床验证和科学依据,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潜在的风险。
在治疗理念上,倪海厦的观点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他主张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如通过调整人体的内环境来治疗疾病,这与传统中医强调的辨证论治有所差异。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思想之一,它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从而确定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而倪海厦的一些治疗理念,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辨证论治的全面性和复杂性,过于强调某一方面的因素,这让一些中医从业者和学者认为他的理论不够严谨,偏离了传统中医的正轨。
(二)疗效质疑
虽然倪海厦有许多成功治愈疑难病症的案例,但也有部分患者对他的治疗效果提出了质疑。有些患者在接受倪海厦的治疗后,病情并没有如预期般好转,甚至还有一些患者的病情出现了反复 。这可能是由于个体差异导致的,不同患者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生活习惯等都不尽相同,对同一种治疗方法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比如,同样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的患者在倪海厦的治疗下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身体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而有的患者却可能因为自身胰岛功能受损严重,或者在治疗期间没有严格遵循医嘱,如饮食不节制、缺乏运动等,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此外,疾病的发展和转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难以保证对每一位患者都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部分患者对倪海厦治疗效果的质疑,也不能完全否定他在中医治疗方面的能力和成就,但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客观看待的问题。
(三)英年早逝引发的怀疑
倪海厦 59 岁就英年早逝,这一事实也引发了一些人对他医术的怀疑。有人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大师,如果他的医术真的如传说中那般高超,应该能够治愈自己的疾病,延长自己的寿命 。然而,这种观点其实是比较片面的。
医生也是普通人,同样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即使医术再高明,也难以完全抵御疾病的侵袭。而且,导致倪海厦英年早逝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除了自身的健康问题外,还可能与他长期的工作压力、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他一生致力于中医的研究、教学和临床实践,常常日夜忙碌,为了传播中医知识和救治患者,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可能对他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复杂多变的,有些疾病可能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一旦发现时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即使是医术精湛的医生,也可能面临治疗的困境。因此,不能仅仅因为倪海厦的英年早逝,就对他的医术产生质疑,我们应该从更全面、客观的角度来评价他在中医领域的贡献和成就。
剖析:理性看待倪海厦的中医
(一)中医的特点与评价标准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其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同时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密切相关 。就像《黄帝内经》所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会受到季节、气候、地域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治疗疾病时,中医会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则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信息,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从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比如,同样是感冒,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如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结合舌象、脉象等,判断是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还是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然后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暑祛湿解表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正是因为中医的这些特点,对中医疗效的评判不能仅仅依据现代科学的标准,不能简单地用一些实验室指标或西医的诊断方法来衡量。中医的疗效往往体现在患者整体状态的改善上,如症状的缓解、生活质量的提高、身体机能的恢复等 。例如,一些慢性病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后,虽然某些指标可能没有明显变化,但身体的不适症状得到了缓解,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这其实就是中医治疗取得疗效的体现。而且,中医治疗注重调整人体的自身功能,激发人体的自愈能力,这种治疗效果可能不会像西医那样迅速、直观,但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
(二)个体差异与治疗效果
在中医治疗中,个体差异对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同患者的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生活习惯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等都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对同一种治疗方法产生不同的反应 。
从体质方面来看,中医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类型 。不同体质的人,其生理特点和发病倾向都有所不同,在治疗时需要根据体质进行辨证论治。比如,阳虚质的人阳气不足,容易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等症状,在治疗疾病时,就需要适当使用一些温阳散寒的药物;而阴虚质的人阴液亏虚,容易出现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症状,治疗时则要注重滋阴清热。如果不考虑患者的体质差异,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加重病情。
病情的严重程度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些轻症患者,病情相对简单,病因明确,中医治疗往往能够较快地取得明显的效果。而对于一些重症患者,如晚期癌症患者,病情复杂,身体机能已经严重受损,治疗难度较大,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中医,也难以在短时间内使病情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此外,患者的生活习惯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那么治疗效果会更好;反之,如果患者仍然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过度劳累、熬夜等,就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病情反复。
以倪海厦治疗的患者为例,那些成功治愈的患者,可能本身病情较轻,或者体质较好,对治疗的反应也比较敏感,再加上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嘱,所以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那些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是由于病情过重,或者自身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没有完全按照倪海厦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因此,不能因为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就否定倪海厦的医术,而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客观地看待中医治疗的效果。
(三)对倪海厦贡献的肯定
尽管倪海厦的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存在一些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中医传承和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倪海厦一生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他通过开班教学、撰写著作、录制视频等多种方式,将中医知识广泛地传播开来 。他的教学风格独特,语言幽默风趣,能够将复杂的中医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和中医爱好者,激发了许多人对中医的兴趣和热爱。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这些学生在各自的领域中运用所学的中医知识,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同时也将中医文化传播到了更广泛的地区,促进了中医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发展。
在推动经方发展方面,倪海厦也功不可没。经方是中医经典方剂的简称,以《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为基础,具有疗效确切、用药精当等特点 。倪海厦深入研究经方,对经方的理论和应用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在临床实践中,大量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疾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经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他还通过自己的著作和教学,详细讲解经方的组成、功效、应用范围以及加减变化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经方,推动了经方在中医界的传承和发展。倪海厦对中医传承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传授了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他激发了人们对中医的信心和热情,为中医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让中医这一古老的医学体系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结论:兼收并蓄,推动中医发展
倪海厦的中医之路,是充满传奇色彩且饱含争议的探索之旅。他独特的理论和成功的临床案例,为中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医在治疗疑难病症方面的潜力;他在中医教育上的贡献,更是培养了无数中医人才,为中医传承的长河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对他的质疑之声。理论上的争议、部分疗效的不尽人意以及英年早逝引发的猜测,都让我们认识到,倪海厦的中医并非完美无缺 。但这些质疑,也正是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中医的契机。
中医作为一门古老而深邃的医学,其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历经千年的沉淀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 。但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中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地看待像倪海厦这样的中医人物,既要肯定他们的贡献,也要正视他们的不足。
在未来中医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应汲取倪海厦中医理论与实践中的精华,如重视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的调节和自愈能力等,同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只有这样,中医才能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传承,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