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英国伦敦的一家购物中心里,几名人高马大的“黄牛”为了争抢Labubu玩偶大打出手,相关视频上了热搜 。
随后不久, 英国、法国的「泡泡玛特」官方IG宣布了全面停售「Labubu」的消息,称主要是考虑到门店“排队时间长达5小时,安全风险上升”的问题。比如 英国暂停在全英国16间分店发售,可能要等到6月才会恢复。
在国外一家泡泡玛特门店外,年轻人为抢购Labubu大排长龙
这个咧着嘴笑,露出9颗锯齿牙的丑萌精灵,到底有什么魔力?又在海外火到了什么程度?
从平平无奇到火爆全球 Labubu凭什么出圈?
时间倒退回十年前,Labubu刚推出时,还没有如此高的热度。2015年,中国香港设计师龙家升创作了这个精灵怪兽形象,因为龙家升是泡泡玛特的签约设计师,所以在2018年,泡泡玛特将这个形象做成玩偶推向市场。
由于Labubu与传统玩偶的“美型”风格相悖,当时不少国内潮玩爱好者嫌丑,市场反响度非常有限。早期Labubu的受众多为小众潮玩爱好者,普通款盲盒甚至需要促销才能售出,2022年及2023年其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营收仅分别为2.63亿元和3.68亿元。
转机出现在2024年,随着泡泡玛特海外门店越来越多,不少明星达人注意到了这个丑萌小玩偶。最为知名的,是BLACKPINK成员Lisa在她的Instagram账号上更新了多条快拍,晒出自己收藏的各种不同Labubu,“潘多拉魔盒”由此打开,引发了泰国大批跟风明星同款的行为。
而这种明星效应,在欧美国家同样造成了轰动。著名球星贝克汉姆也在社媒上晒出了女儿送自己的“Labubu”玩偶,并将其挂在背包上;金姐卡戴珊与她的女儿Chichi同样没少秀……
旺盛的需求刺激之下,目前Labubu在英国的售价介于13.5英镑至50英镑,稀有款在Vinted、eBay等二手交易平台的转售价格则高达数百英镑。
多次爆红背后,
是泡泡玛特的敏锐市场把握
在Labubu火起来之前,泡泡玛特就已经多次在市场上掀起抢购风潮。譬如Molly,在推出的第一年便迎来热销,“Molly Zodiac”盲盒系列占了泡泡玛特2016年全年营收利润的半壁江山。
而在推出Molly的前一年(2015年),泡泡玛特代理了日本Dreams公司出品的造型角色玩偶Sonny Angel,这款“丑萌”特色的盲抽挂件成为当年的销冠。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由此受到启发,认为可以集中力量主推玩偶,于是在微博上发起征集话题。在得到“Molly娃娃”这个的回答后,他便将企业重心转向玩具开发,逐渐构筑起一个“潮玩帝国”。
不过,泡泡玛特发展至今,也需要直面部分经营问题。尽管泡泡玛特的营销模式成效显著,但其在英国引发的混乱也暴露出跨文化营销的适配难题。盲盒营销依赖的“不确定性消费”在亚洲市场被视为趣味,但在强调透明消费的欧美市场却引发争议。
英国《金融时报》曾批评其“类似赌博机制”,此次暂停销售事件部分源于消费者对公平性的质疑。对此有从业者指出,当前泡泡玛特营销过度依赖社交媒体流量,可能导致IP文化内涵被稀释,Labubu需从“流量驱动”转向“内容驱动”。
2025年7月14-15日 上海
第十一届全球母婴大会
重磅嘉宾共聚一堂
携逆势而上的勇气,拓行业向上的新机!
高效渠道与优质品牌一站式对接
扫码来现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