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要投资美好生活,杨国强正在变相公关?

发布时间:2025-05-06 01:53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资料

全文4873个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作为头部企业,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先有《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一书被神秘化,之后则是3月1日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八届年会”,孙宏斌畅谈“房地产的下半场,投资美好生活”引发热议。

对比来看,孙宏斌的演讲与书中透露的杨主席“12条战法”,我们似乎发现这些可写入后世史书的企业,它们的老板对自己超乎他人的选择总是那么的自信与坚持。


孙宏斌的投资美好生活

孙宏斌的演讲主要分为3部分:房地产上半场的特点;现在投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投资很难,但前景可观。


一、房地产上半场有三个特点

1:规模特别大

房地产应该是一个规模可达15万亿人民币的行业,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一个谁都不能忽略的市场。

2:房地产行业正在快速整合

很多人都觉得房地产行业没有护城河,就是买地卖房子,很容易。但在孙宏斌看来,这个行业的护城河非常深。

房地产行业分成两块:投资与盖房子。

投资是这个行业最难的,投错了盖什么房子都亏钱;投对了,地买对了,盖什么房子都挣钱。但投资下去,需要过几年才能知道结果。

对于盖房子:找个好的设计师很难,因为全世界好的设计师就那么多,大多都被大公司给“占”了,基本上小公司是没有机会请到这些好设计师的。

3、行业政策特别多

要把政策变化变成你的优势,孙宏斌一直强调:做企业要看宏观,还要看微观。微观是自己干的活,宏观是这个行业要往哪去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看的是综观,比如今天出什么政策了,那是综观,综观的事我感觉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宏观,是对这个行业未来的判断,不对了,你就调,再往前做两年,碰到墙就调,你把这个事情看明白,其他的事就不太重要了。

任何一个政策都能够变成你的一个优势,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这其实是特别难的事。

二、什么是美好生活

为什么说现在投资美好生活,而不是去年,不是五年前,不是一开始就投资?

1、房地产行业今后几年还会快速地发展

房地产这个行业我感觉绝对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它在今后五年都是波动的,甚至是十年里,都是在波动里面,在波动向上。当然,每个城市都会不太一样。

2、 现在是投资美好生活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现在要投呢?因为现在的人都有钱了。

中国的财富人群慢慢多起来了,按收入或者财富水平衡量,做位于顶端的30%的人的美好生活,这些人都旅游得起,都可以春节出去,春节可能是40%都出去旅游了,如果投20%的话,什么都行。投5%的话,房子都买得起,再涨一倍也都买得起。

孙宏斌举例:

我记得1985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去海南,从北京坐飞机到广州是普通舱是146块,经济舱是190块,飞机从广州飞到海南,住到南天大旅店,试营业,75块一晚上,谁住得起,我那时候工资是97块。你想想我一个月工资住一晚上,我说这个酒店肯定要倒闭的,那天我走的时候,把拖鞋给带上了。现在过年海南的酒店是一万块钱一间。

2008年,中国一年的电影市场只有40多亿,现在已经达到五六百亿,光一部电影的票房就有好几十亿,就是因为有钱了。过去说买影碟看,买一张碟是5块,去电影院10块,现在谁还卖碟啊?为什么呢?就是钱多了。

三、美好生活投资很难,前景可观

难在哪?门槛很高

1、第一个门槛高:投入高

现在做文旅和医养的门槛特别高,随便一个旅游的项目投入就是100亿以上,现在万达这些项目做完以后,大概会持有2千亿的文化旅游的物业,比如哈尔滨万达城,最后我们持有的酒店群和万达mall和游乐场再加上秀场,加起来就得100多亿,青岛都是200多亿。

2、第二个门槛高:报率很低

现在的回报率可能就是1%,或者是0.5%,或者是做平,因为万达城现在开业了四家,哈尔滨、西双版纳、南昌和合肥,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做平,明年可能会挣点钱。

回报率很低,投资大,门槛非常高。但对这个行业是有好处的。

因为门槛高,因为回报率低,所以供应量就少。高端的文化旅游是非常少的,但随着需求的逐渐增加,这个东西会越来越好,今年是平,明年是1%,后年是2%,再过三年,五年,十年,可能就是20%。

房地产行业的消费升级也好,美好生活也好,不是谁都能投的,这个东西门槛很高的,但是如果坚持下来,你的优势就会非常明显。


书中透露的杨主席“12条战法”

一、天赋喜欢对弈,永远着眼整盘棋局

碧桂园能走到今天,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主要因为有杨主席。杨主席的性格很独特,他是一个表面上不喜欢总谈专业化下的战略管理的战略家,形式上一直淡化战略,而行动上总是站得高,看得远,总是用一盘棋的思维方式做事。

历来他都会轻描淡写地谈战略,但做任何决定时,既看政治环境又看经济形势,还看企业能力。一路走来,他领导碧桂园紧扣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选择在城市边上大面积圈地造城,同时专注于住宅产业,高举“给老百姓建造买得起的好房子”、“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的旗帜,把社区配套、绿化和户型配比做到极致,因此贏得了上佳口碑和发展机遇。

二、秉性胆大妄为,凤凰标识志在千里

成功的企业家有一个共性,就是胆子要大,看准了机会,就不遗余力、不留后路地像饿狼一样扑上去搏杀一番。搏杀到了就好,如果运气欠佳没有搏杀到,休整之后再找出路。

显然,碧桂园就是这样。他们一路对中国城镇化下发展住宅产业抱着极大的兴趣和期望,认为总是有机会的,有的做,就运动式地一波接一波大举买地,快速开发,按高周转要求快打快走。2007年上市前是这样,之后也是这样。当错估市场而市场出现逆转,譬如2008年一波买地太多,开工虽巨大,导致资金周转面临压力时,可一夜之间全面停工,这被称为先止血,止血之后边疗伤边找突破口。

碧桂园选择了瑞鸟凤凰作为商标,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巧合,除了顺德本身别名叫凤城之外,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激励企业时刻像凤凰一样牢记“浴火重生"的故事,志在干里,润泽天下。

三、梦想天马行空,身处云端脚踏实地

伟大的企业家都有伟大的梦想。杨主席也是这样。

少年时贫穷的杨主席就梦想着拥有财富,成为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同时很期待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帮助有需要的人。如此梦想,推动着他一生勤奋、好学及永远像小孩一样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的激情。也因为如此,至今他的一些想法有时让人觉得天马行空,有些不着边际。

可事实上,杨主席要求自己和碧桂园人做事要用心。要求用心做事,几乎是杨主席每天都要强调的重点。有时以为是随意聊天,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词不符合他的心意,他就会给人纠正甚至指出错在哪里,然后会批评不用心和严谨。

事实证明,他做事十分严谨,发现企业运行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他都会拿出来分析,然后一起来纠正。

四、无论何时何地,做人做事顾全大局

当下的碧桂园,已经是一家巨型企业集团,有一个庞大的董事局,有一个庞大的行政管理班子,有一个庞大的职能管理中心和区域运营团。

杨主席要求每一个运行单位的负责人都要有全局观。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做任何决定都要牢记全局观的要求。

各级负责人一定要洞悉和掌握。拔高点看,就是要求各级负责人做事时要讲内部政治。当小团体利益与全局利益冲突时,全局利益高于一切。这就是内部政治;那么,碧桂园最大的政治是什么不言而喻,那就是房地产销售:一切为了销售。局部利益与销售冲突时都要给销售过路。有销售才有发展,才有未来;没销售,一切都等于零。这一共识在内部是高度统一,没有任何分歧。

五、面对同业竞争,坚定纠错辩证思维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碧桂园向来特立独行。

当同行集中在大城市里面竞争时,碧桂园就是不进城;当同行大都提出多元化时,碧桂园坚守阵地;当同行投资减少时,碧桂园大举投资买地;当同行还沉浸在中国城镇化红利时,碧桂园勇敢地走向国外;

当同行们还在研究合伙人机制时,碧桂园就下了决心与团队建立同股同权同责同利的真合伙人机制;当同行纷纷提出境外下市、高调回归A股市场时,碧桂园起决定绝不走人云亦云之路。

六、抉择险遇难题,两权相害取其轻

运营企业总是如此,几乎任何时段都会遇到许多新难题。

碧桂园破解难题的办法说来也十分清晰,也是杨主席一再倡导的,那就是坚持和领会“两权相害取其轻"的要义。意思是说,两种利益同时放在面前,当然是选择利益较大的那种;两种损害放眼下,当然是选择伤害较轻的那种。

七、寻找优秀人才,敢花钱但物有所值

在碧桂园,杨主席强调最多而且最用心的就是要求方方面面招聘或内部挖掘,要找到最优秀人才。

在他心目中,成就一番伟大事业,首先要找到最优秀人才,其次才是财务资源的解决方案。有了优秀人才,才有机会超常发展。这一观点,早已变成碧桂园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碧桂园内部时常举行培训及经验分享,而且从不间断,甚至还给每个业务单元制定了培训考勤目标;在向社会招聘精英人才方面更是不设上限。外部人才加盟后,首先会给你一个平台,是骡子是马遛了之后再说。

八、透析人性弱点,迎合又握在股掌

杨主席是酷爱读书之人!读过很多种类的书,加上数十年经商,对人性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他相信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对财富获取是有需要的,对成功及人生成就是有追求的,甚至在某个阶段对这些需要变得很强烈,针对这些情况所建立的激励机制才是有现实意义的。基于此,他仿照“打土豪,分田地"口号为团队设计了一个愿景期待每个人为改变命运、获得成功及实现美好明天而奋斗

这是多么刺激又多么有诱惑力的效果。

九、做事勤奋用心,让经理人时常汗颜

杨主席一心一意做企业,他对时间的利用可以说到了极致。

他不会为了吃顿大餐而浪费几个小时时间,不会为了陪关系户而进夜总会吃喝玩乐,也不会为了特意锻炼身体而在高尔夫球场走上一天。但为了工作上的一件事,他可以连续数日或数月夜以继日地找人谈话,直到把问题彻底解决。

有时从外地出差回来,时差还没有倒过来,或者还有身体不适,他就投入到工作中。每次走进他的办公室,总是看到人头涌动在排队谈事。再重要的事情,也只给你至多半小时的汇报时间你需要凝练语言,重点突出,直奔干货。

十、智慧来自田园,常年超载身累心累

碧桂园的五个创始人股东不仅因为是同乡,还因为出身农村,对田园般的生活和认知极度留恋,为此,他们的发展定位以及后期成功的品位总是与乡村、田园及城乡结合的特性密不可分。

十一、心装善念公益,不遗余力回报社会

杨主席及家族一贯充满着大爱、仁爱之心。这一美德根植于碧桂园企业,已经枝叶茂盛。在这方面,碧桂园一点都不含糊,成立专门部门来管理,绝不是了作秀而故意摆出骄人姿态。

从发展企业角度看,这也是必要的选择。许多管理大师早已总结过,如果一个企业想要打造百年老店且基业长青,就一定要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必要的社会责任及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十二、当初一无所有,岂怕财尽人散重来

首先,对于碧桂园来说,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

这里描述的,是我感受到的碧桂园有一种气吞山河、破釜沉舟之气魄和面对困难而不畏惧的胆识,也凸显了团队具有狼性或者草莽英雄本色的血性。

杨主席很有战略思维,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多项重大投资决定都是在一片反对声浪中做出的,而几年后的结果告诉大家他是对的。由此可知,他是多么的自信及豪迈。

像“森林城市"这样的投资项目,估计全世界没有第二个人会决定这么干;像内部推讲买地一波又一波的倒逼做法,估计也没有人敢比试;像在营销上,敢于花费不菲的广告费硬是把香港市场砸开,也很难在同行中找到;施工方面,敢于近百座楼房同时开工,最快速度进入市场,令市场惊讶。

与孙宏斌一贯的快人快语而言,这本充满自夸与“拍马屁”的《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读完并没有那么让人心潮澎湃,怎么看也像是一场变相公关。不过书中也确实透露出神秘的杨国强对人才、细节、勇气的“执拗”。

似乎对“他们”而言:勇气、自信、细节、人才,是“通病”,再加上机会的药引,就能把握住未来。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根据

3月1日孙宏斌发言内容、《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

及部分网络媒体观点,进行整合

文章内容仅供交流使用,不涉及任何道德评判

孙宏斌、杨国强及其所代表的企业

仍是地产资管网所认同的标杆企业

如有不合适的地方表示歉意,并烦请后台联系删除!

网址:孙宏斌要投资美好生活,杨国强正在变相公关?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02661

相关内容

孙宏斌答乐视投资失败等尖锐问题 如何评价贾跃亭?
孙宏斌和柳传志的关系
孙宏斌与柳传志:写在传说边上
孙宏斌儿子上位“国民老公”,95亿身家曝光
贾跃亭坑哭孙宏斌:朋友转眼变仇人
孙宏斌+贾跃亭,危险人物的危险关系
孙宏斌的传奇一生:妻子身份一直是个谜,牢狱生活造就地产硬汉!
贾跃亭与孙宏斌的江湖往事
贾跃亭与孙宏斌的恩怨江湖
融创孙宏斌,第一个上岸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