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咏面包店热度褪去,开业三个月无人排队,本人已不回店铺帮忙

发布时间:2025-05-06 04:40

TVB花旦唐诗咏的面包店最近成了热门话题,不过这回可不是因为排队盛况,而是开业三个月后店里冷清了不少。

记得2024年刚试营业那会儿,她家店门口天天排长队,队伍能从街头甩到街尾,有人数过最高峰排了百来号人,把隔壁四五个店铺门口都堵得严严实实。

当时店里忙得把面包产量翻倍到每天1000个,还搞了每人限购五个的规定,生怕顾客抢不到。

可现在呢?

下午三点去店里转悠,货架上各色面包整整齐齐码着,店员比顾客还多,傍晚七点就收工打烊,跟当初的火爆场面简直判若两店。

这种过山车式的客流量,其实早就在明星开店的历史剧本里写了结局。

就像谢霆锋的锋味曲奇刚上市时被抢购一空,后来大家发现58块一盒的饼干也就那么回事;陈冠希的潮牌店开业时粉丝挤破头,现在主要靠老顾客撑着。

明星光环就像烟花,再绚烂也就那么一阵子。

有顾客说得实在:"开业那周我排了四十分钟队,就为跟诗咏合个影,面包带回家都凉了也没吃出什么特别。"

不过唐诗咏倒是看得通透,她早说过排队降温是好事:"现在不用大清早来占位,街坊们随时能买到新鲜面包。"这话里藏着经营智慧——试营业时搞饥饿营销吊足胃口,等热度过去就改走亲民路线。店里现在取消限购、延长面包出炉时段,还根据顾客反馈调整了海盐卷的咸度和法棍的脆度。住在油麻地的李太太每周来买三次:"她家红豆包甜度刚好,不像别家齁嗓子,现在不用排队我更常来了。"

账本上的数字可比情怀现实多了。开在铜锣湾黄金地段的这家店,每个月租金就要6万块,请了六个师傅两班倒,水电面粉钱哗哗往外流。有餐饮行家算过,按现在每天卖300个面包、均价35块来算,扣除成本每个月勉强打平。难怪唐诗咏说暂时不开分店:"现在专心做好口碑,等街坊们吃成习惯再说。"这话让我想起上海某网红面包店,当初五家分店齐开,现在只剩两家苦苦支撑。

明星开店最大的尴尬就在这儿:粉丝为偶像买单的热情来得快去得更快。当初冲着唐诗咏来的顾客里,至少三成是拿着手机来打卡的。现在她一个月才来店里转一圈,那些等着合照发朋友圈的自然就散了。但反过来看,留下的顾客才是真吃货。住在深水埗的面包发烧友阿杰说得在理:"要是冲着明星来,买一次就够了。能让我每周跑三趟的,还得是面包自己会说话。"

后厨师傅老王跟我透露了些门道:"我们用的法国AOP黄油、日本鹰牌面粉,这些成本比普通店高出三成。"这话不假,对比街角那家用植物奶油的老牌饼屋,唐诗咏店里22块的菠萝包确实用料扎实。但问题在于,普通消费者真能吃出AOP黄油和普通黄油的差别吗?就像很多人喝不出30块的精品咖啡和便利店咖啡的区别,面包的"高级感"有时候敌不过家门口的便利。

现在店里最畅销的倒是28块的牛奶吐司,秘诀在于每天现熬的鲜奶酱。这个爆款反而印证了餐饮业的真理——明星效应终究干不过产品力。杭州某网红蛋糕店老板说过大实话:"粉丝能把店捧红,但留客必须靠舌头投票。"这话放在唐诗咏店里同样适用,那些从开业坚持买到现在的老街坊,看中的还是面包嚼劲十足、馅料不腻口的实在劲儿。

有意思的是,唐诗咏这几个月在社交平台上的画风也变了。以前天天晒在店里揉面团的照片,现在最新动态全是舞台剧排练的花絮。知情人士说她已经签了2025年的重磅舞台剧,娱乐圈才是主战场。这倒给面包店留了个开放式结局——到底是渐渐沦为明星副业的装饰品,还是真能修炼成社区口碑店?

路过店门口时,听到两个学生妹的对话挺有意思:"你说这店能撑到明年吗?""要是出个联名款,比如'法棍侦探'限定包,可能又能火一把?"这话虽带调侃,倒点出了明星店的生存之道:要么持续制造新鲜感,要么就老老实实做好每个面包。毕竟在茶餐厅林立的香港,留给情怀面包店的空间,可能比菠萝包上的酥皮还薄。

看着玻璃柜里金黄酥脆的丹麦卷,我突然想起电影《重庆森林》里金城武说的秋刀鱼会过期。在这个网红店平均寿命只有11个月的年代,不知道唐诗咏的面包店能不能打破魔咒?不如咱们都来说说,你见过哪些明星开的店真正活成了老字号?

网址:唐诗咏面包店热度褪去,开业三个月无人排队,本人已不回店铺帮忙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04642

相关内容

TVB唐诗咏面包店开业三月热度骤降无人排队,本人已不再回店帮忙
唐诗咏面包店开业遇冷!本人回应:已不回店铺帮忙
唐诗咏面包店热度不再!明星效应褪去后何去何从?
唐诗咏面包店员工被批服务态度极差,网友称不会再去,本尊回应
有事业的女人才美丽:43岁唐诗咏开面包店颜值回春
砸招牌?视后唐诗咏面包店引争议,店员服务态度不好遭网民曝光
砸招牌?视后唐诗咏面包店引争议,店员服务态度恶劣遭网民曝光
唐诗咏:面包店秘密与都市传奇的背后
香港艺人团结力挺,唐诗咏面包店开业星光熠熠
《唐诗咏的面包店:美味与星光的交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