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互换礼物”为何令人担忧?
幼儿园的“互换礼物”为何令人担忧?
2018年12月29日 15:03 来源:千龙网
新年临近,幼儿园老师一条微信让王女士犯了难。原来,幼儿园要举行新年联欢会,老师请孩子们每人准备一份礼物,联欢会上抽签互换。如今,老师过节不收礼,孩子们之间“换礼”倒越来越流行。
不难想象,面对孩子们的“换礼”难题,家长们也有自己的压力。送礼重,回礼轻,怕伤了孩子;送礼轻,回礼重,又显得小气。当情谊的价值弱化,物质的价值凸显,如何把控好“互换礼物”的成长意义,的确需要想一想。
关于送礼,我们一向强调“礼尚往来”,相互间的礼品互换常以“等价”为先。可幼儿园中的换礼活动,看不到礼品盒中的礼物,重的是“惊喜体验”,“等价还礼”也无从谈起。当打破了一贯的送礼原则,如何挑选礼物就成了家长们焦虑的难题。
其实“互换礼物”的重点,不在于礼物的内容,而在于是否能勾联起孩子与孩子间的关系。礼物一时间的价值高低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能否从换得的礼物当中,了解朋友,察觉不足,并主动回馈其中的情谊。而质朴的社会关系若想在稚嫩的幼儿心灵中生根发芽,还需要“返璞归真”。
“互换礼物”之所以令人担忧,关键在于“成人”的因素太多,“儿童”的因素太少。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孩子们的礼物应该灌注孩子们自己的感情。家长的干涉,无疑会增加其中的社会性,这对孩子来说,才是不利的。
我们鼓励孩子们互换礼物,但礼物的内容,应该由孩子们自己准备,例如自己手工做的礼物、自己攒钱买的礼物、自己已有的喜欢的小玩具等等。并让孩子自己给自己的礼物打分,引导孩子努力备礼。其后,不妨通过仪式感较强的交换形式,淡化其中的利益矛盾,让“换礼”成为一种“识礼”。
幼儿园“互换礼物”值得提倡,不过形式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必须突出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只有摆脱了礼物价值的局限性,互换礼物才能成为一种充满童趣的活动。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幼儿园的“互换礼物”为何令人担忧?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20488
相关内容
“互换礼物”重在心意十大最受幼儿园老师欢迎的礼物推荐 送幼儿园老师什么礼物比较好
幼儿园的表扬信合集.doc
幼儿园礼仪教育(通用9篇)
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计划(十八篇)
启明星幼儿园开学典礼
幼儿园园生日会活动.pptx
房县小明星幼儿园:开展萌娃献礼活动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礼貌用语》含反思(精选7篇)
宝宝入园攻略之交往篇:掌握儿童人际交往法则,玩转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