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最成功的案例!小米、苹果、天猫怎么玩?

发布时间:2025-05-07 22:19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是一种通过提升用户黏性并以口碑营销形式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商业运作模式。

以前,被关注者多为明星、偶像和行业名人等,比如,在音乐产业中的粉丝购买歌星专辑、演唱会门票,以及明星所喜欢或代言的商品等。

粉丝经济是“实物+虚拟”消费体验的升级。让粉丝乐意掏腰包的不仅是商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满足心理需求。

现在,互联网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束缚,粉丝经济被宽泛地应用于文化娱乐、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多领域。商家借助一定的平台,通过某个兴趣点聚集朋友圈、粉丝圈,给粉丝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最终转化成消费,实现盈利。

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荆林波曾说过,粉丝经济并不神秘,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将其变为忠诚的顾客,并参与到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推广过程中,就是粉丝经济,这与传统商业并无不同。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吸粉”方式简便、粉丝增长迅速、涉及领域宽泛、推广成本降低等现象是传统商业环境所没有的。

“粉丝”一词伴随着偶像产生,已风行多年,又因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了新内涵:今天,即使不追明星名人,只要关注一个微博、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一家网店,你就成了他们的“粉丝”。“粉丝”群体的出现不仅是社会现象,更是经济现象。自媒体、“网红”以及IP(知识财产)都有极强的“吸粉”能力,在互联网上被热捧。

以天猫粉丝狂欢节为例,从平均购买力来看,粉丝人群比非粉丝人群高出约30%;而从品牌线上营销活动的转化率来看,粉丝人群是非粉丝人群的5倍

“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这句话是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接受采访的视频、截图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当她摘得女子100米仰泳铜牌后,人气进一步飙升。几天内傅园慧的微博“涨粉”数十倍,粉丝总数已超百万,被誉为新一代正能量“网红”。

于是,敏锐的淘宝卖家迅速上线傅园慧“表情包”和傅园慧同款镜架、泳帽等。傅园慧的粉丝还呼吁广告主快来抢她做代言。更有粉丝自制傅园慧代言巧克力、运动饮料和运动衣的广告示意图。看来,这些粉丝们都有较强的粉丝经济意识,希望为偶像实现商业转化。

粉丝的经济能量影响到多个行业

目前,粉丝经济在很多领域都备受追捧:

1.娱乐圈,偶像粉丝经济花样更多。

提起偶像粉丝经济,很多人会回忆起2005年的“超女”,李宇春、周笔畅和张靓颖有各自的粉丝团:玉米、笔迷和凉粉。粉丝们每花0.5元或1元钱就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给偶像投一票。

如今,新偶像粉丝经济变现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比如,90后粉丝喜爱的偶像团体SNH48,其粉丝不仅可以购买演唱会门票,以及写真、文具、应援物等周边产品,还可以购买握手券和投票券。粉丝每购买一张新专辑,可获得一张握手券,在线下活动时可与心爱的偶像握手10秒。购买268元的专辑还可获得3张投票券,购买1680元的专辑则有48张投票券,以此刺激粉丝购买更贵的专辑。

2.内容圈,自媒体粉丝经济异军突起。

除了俊男靓女的偶像派,网上还出现了另类自媒体吸粉达人,比如罗胖——罗振宇。他创立了自媒体“罗辑思维”,自称“每天甩脑浆,讲哲理故事,3年多吸引600多万粉丝”。罗胖虽不是偶像明星,但其粉丝变现能力也不容小觑,“罗辑思维”第一次5小时售卖会员费收入160万元,第二次24小时收入800万元。

此外,一大批自媒体也借助迅速兴起,依靠独特的内容聚拢了大量粉丝,部分靠广告等方式达到了粉丝变现。

3.商业圈,商业实体依靠粉丝经济“抢滩”。

啤酒是快速消费品,消费者通常会看哪个牌子促销就买哪个。而在“天猫6·18粉丝狂欢节”,没有价格促销的“青岛啤酒魔兽款”销量超过3万升,贡献了青岛啤酒网上店铺总销售额的45%。“《魔兽》电影热播,限量版啤酒点燃了粉丝热情,青岛啤酒搭上了电影的快车。”上海快速消费品行业顾问杨阳说。

4.服务业,粉丝经济为用户需求“精准画像”。

微信公号“餐饮老板内参”聚集了87万粉丝,其中七成以上是做餐饮的老板。公号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秦朝说:“通过公号发布特定内容聚集特定群体,我就能为粉丝用户精准画像,研究他们的实际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融资贷款、商业推广等服务。”正是有了对服务对象的精准覆盖,“餐饮老板内参”已获得两轮千万级别的融资,估值过亿元。

“天猫年成交额已经超过1万亿元,下一个万亿增长点就要靠粉丝经济。今年‘天猫6·18粉丝狂欢节’的数据显示,从平均购买力来看,粉丝人群比非粉丝人群高出约30%;而从品牌线上营销活动的转化率来看,粉丝人群是非粉丝人群的5倍。”阿里巴巴副总裁靖捷曾经说过。

根据天猫4亿多活跃用户的消费大数据分析,消费趋势正在改变。以低价竞争和流量红利获得增长的电商1.0时代早已过去,以品质消费为代表的电商2.0时代仍在继续,但“实物+虚拟”消费体验升级的粉丝经济,揭开了电商3.0时代的序幕,并从商品实物消费向娱乐、文化等虚拟消费延伸,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动向:

——互动化。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曾表示“与粉丝互动”是小米成功的秘诀:“小米让粉丝参与产品研发、市场运营。这种深度介入,满足了粉丝全新的参与式消费心态。”

——IP(知识财产)化。魔兽啤酒、愤怒的小鸟“哲学粽子”、冰雪奇缘公主裙……在今年的“天猫粉丝狂欢节”上,一大批新型“IP化”产品吸引无数粉丝。靖捷认为,在粉丝经济中,消费者升级为粉丝,商品消费升级为IP内容消费,这就形成了“IP—粉丝—品牌—消费者”互动的新生态产业链条。据估算,仅T恤单一品类,目前整个IP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就有上百亿元。

——人格化。提起“罗辑思维”,粉丝会想到有趣、有料的“罗胖”;提起六神磊磊,粉丝会想到读金庸读唐诗行侠仗义的“磊磊”;提起胡辛束,粉丝会想到贩卖少女心的“辣辣”……不仅内容在人格化,商品和服务也在人格化,乔布斯的苹果、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罗永浩的锤子手机、雕爷的牛腩、西少爷的肉夹馍……都深深打上了创始人的人格标签。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阶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消费也因满足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而呈现升级态势,当前消费方式正从传统实用型消费向粉丝型消费升级,让粉丝埋单的不仅是商品和服务本身,更重要的是满足粉丝的心理需求。

在粉丝经济的巨大诱惑下,倒卖粉丝已经形成一个灰色经济链条。早在十几年前的超女时代,就曾爆出有选手雇人购买几千张手机卡假扮粉丝为其投票;如今,很多第三方服务平台利用微博微信出售“僵尸粉”。这背后很可能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盗用他人信息等问题。

整体来讲,粉丝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粉丝商业转化仍在试错和探索中。做粉丝经济不能只想着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比如一些‘网红’用说脏话、放大负面情绪‘吸睛’,这样的价值导向是不健康的。希望粉丝经济能成为‘正能量经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粉丝经济最成功的案例!小米、苹果、天猫怎么玩?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043561

相关内容

粉丝经济最成功的案例!小米、苹果、天猫怎么玩?
粉丝经济玩法进阶,天猫全明星计划如何出招?
失灵的小米手机“粉丝经济”:有无逆转可能
粉丝经济时代:社交媒体十大营销经典案例(4页)
粉丝经济=卖情怀?流量时代该如何玩转粉丝经济?
互联网30时代下粉丝经济的运营模式探究以小米的社群运营为例.docx
【案例】高露洁借力杨洋「粉丝经济」实现双十一品效合一|SocialBeta
如何玩转“粉丝经济?小米这样做
如何看待粉丝经济?
5个案例教你玩转明星内容定制,引爆粉丝经济|案例库评榜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