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洞察丨坚持价值至上,深耕内容创新,2023综艺节目市场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11 08:53

关注+星标我们



综艺节目

综艺市场参与者正在积极探索新奇、有价值的题材和内容,满足年轻观众的多重情感诉求。网络综艺的发展丰富了综艺内容和选题,提供给观众更多的观看选择。当下,随着Z世代观众成为主流,综艺市场将朝着多元精品化、价值至上、渠道多元蓬勃生长,虽然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地迭代嬗变出新模式、新逻辑,但是优质内容质量永远是行业内不变的风向。

01

综艺节目市场定义及分类

综艺节目脱胎于新闻节目和音乐节目,它充分调动了电子技术手段,运用独特的电视表现手法,如声光效果、时空的自由转换、独特的视觉造型等,广泛融合音乐、舞蹈、戏剧表演、小品、曲艺、杂技、游戏、竞赛、竞猜问答等艺术形式或非艺术形式为一整体,对各种文艺形式进行二度创作。因此,综艺节目能够既保留有原有文艺形态的艺术价值,又充分发挥电子创作的特殊艺术功能,以充分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的艺术审美的和消闲娱乐等需求,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

根据播放渠道进行分类,由于综艺节目的首播频道、电视频道或网络视频平台的类型不同,综艺节目可具体分为电视综艺节目和网络综艺节目;根据题材内容进行分类,综艺节目可分为综艺晚会、游戏娱乐、益智解密类、选秀节目、户外真人秀、情感恋爱类、脱口秀、职业体验、美食类等类型,由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精神文化的丰盈,观众的内容偏好越来越多元,综艺节目的题材类型也在不断扩充中。

02

综艺节目市场价值链分析

中国综艺节目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具有不同背景和能力各异的制作商、广告主及其代理机构、版权所有者、后期制作公司、营销及发行公司以及播放渠道。

产业链上游包括版权所有人及投资者,一般情况下,其投资和授权的方式不会对中游内容制作产生较大影响;产业链中游是核心制作环节,市场参与者有广告主、独立视频内容制作商、电视台、网络视频平台、后期制作公司、营销公司及人才管理公司等,其能够决定最终节目的创意培育、内容质量;产业链下游是综艺节目最终的发行和播出环节,其中的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网络媒体平台及电视频道。


来源:沙利文分析

03

综艺市场发展阶段

我国综艺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观众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综艺从单一的电视综艺到如今网络综艺大鸣大放,反向输出卫视;节目题材也从初期的表演选秀,发展到当下垂类内容百花齐放、创作模式新奇多元。产业链的成熟和政策规定不断地规范化、标准化综艺行业的商业模式,促进综艺制作朝着精品化、价值至上的趋势发展。同时,综艺衍生行业也成为最大化实现综艺价值的重要方式,热门综艺的衍生综艺也能够获得很高的收视率,多部综艺大电影票房过亿,“综艺+艺人经纪”、“综艺+电商”以及“综艺+游戏”等模式不断为综艺行业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1980-2000年:全国性电视综艺起步,引领行业萌芽破土

1983年,春晚作为本土综艺的开端,成为第一档引起万人空巷的现象级电视综艺节目。1990年,《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融合了各类影视形式的特点,开创了全国性综艺和综艺冠名的先河。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化、多元化,文化娱乐消费不断跃升。地方台出品的综艺节目也逐渐走入公众眼光。在此阶段,湖南卫视推出《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等综艺节目,在内容创新的基础上引起了全国性综艺热潮,开创了“新闻+电视剧+综艺”的三柱模式。

2000-2010年:引进海外版权点燃爆款,电视综艺掀起热潮

进入2000年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年轻世代的崛起扩大了综艺节目的观众基础,综艺节目进一步朝着内容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本土原创的基础上,综艺作为一个“软性”行业,制作方开始引进国外综艺并且学习模仿其成功经验。一些脱胎于国外综艺的节目重塑了本土综艺行业格局,如借鉴《美国偶像》的《超级男声》、《超级女声》,掀起了全民参与的综艺潮流,成为当代粉丝流量文化的奠基者。与此同时,网络综艺尚未崭露头角,还处于低成本、小规模的阶段,未能形成品牌效应。

2010-2015年:电视综艺走向成熟,网络综艺迎来井喷

2010年左右,海外版权的综艺在国内的娱乐化逐渐走向成熟。东方卫视首先从英国买来版权,制作播出了《中国达人秀》,节目一经播出,就创造了本地综艺节目的收视纪录,在全国范围内都收获了不小的关注度。在此阶段,各地卫视随风而动,扎堆引进海外版权,推出了一系列大放异彩的经典综艺节目,如《我们约会吧》、《中国好声音》、《一站到底》、《爸爸去哪儿》等。2014年也成为网络综艺自制元年,在《奇葩说》等节目的引领下,综艺数量急剧增加,制作也有了质的飞跃。

2016-至今:综艺行业在波动中趋稳,内容质量持续提升

2016年之后,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带动了视频平台的崛起,网络综艺爆款频出,并且凭着成熟度高、互动性强的特征,甚至能够反哺卫视内容。在此阶段,综艺行业涌现了《中国有嘻哈》、《吐槽大会》等高成本、制作精良、题材多样化的节目。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媒体催生网络自制综艺“出圈”,虽然拔高了出资方的获利效率,但也挤压了电视综艺的市场份额。“流量+话题”、“综N代”的运营模式成为综艺成功的“财富密码”,但也带来了迭代速度快,内容同质化,制作质量低下的问题,使得行业发展有所降温。在此阶段,综艺制作者们开始注重内容的创新,在实验新综里寻找新的发力点,未来综艺节目将持续深耕内容创作,赋予节目以价值内核,朝着精品化、多元化、圈层化发展。

04

综艺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居民对于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推动文娱行业发展走向繁荣。从2017年到2019年,城镇居民文娱人均年消费支出从2,097.0元增加到2,429.0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2020年,受全球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城镇居民文娱人均年消费支出略有下降,减少到1,613.0元。但随着消费复苏及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预计到2026年,城镇居民文娱人均年消费支出将达到约3,390.6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0%。


来源:沙利文分析

在2017年到2020年间,受网络自制综艺和互联网媒体兴起的影响,电视台广告收入和电视综艺节目播出数量都有轻微的下滑,电视综艺节目市场规模于同期出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由于疫情爆发,一系列的隔离政策导致综艺节目的拍摄进度及发行推迟,以及赞助品牌营销预算缩减,导致电视综艺节目市场规模在2020年进一步缩小。


来源:沙利文分析

随着消费复苏和文娱市场的回暖,我国综艺市场规模在2022年后预计将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未来,电视综艺节目的年度播放量将保持稳定,网络综艺节目的年度播放量预计将呈小幅上升,我国综艺市场规模将会在稳健中平缓增长。

近年来,综艺市场的收入呈现多元化、多渠道趋势。以IP为中心的内容运营的进一步发展,包括联名消费品等衍生产品的开发、线下商业活动的组织以及与海外流媒体平台合作,将为该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潜力。因此,预计我国综艺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至2026年将达至约人民币633亿元,2021年至2026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3%。其中,电视综艺市场规模将增至人民币407亿元,网络综艺节目市场于2026年将增加至人民币226亿元。


来源:沙利文分析

05

综艺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23开年,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等各大省级卫视,以及优酷、爱奇艺、芒果TV、腾讯视频等各大网络视听平台相继发布综艺片单。除了音乐竞演、情感、职场观察、喜剧等经久不衰的综艺题材外,各大平台也争相创新,迎合不同圈层用户喜好,开拓全新内容赛道,发掘潜在的爆款机会。综艺市场将朝着多元精品化、价值至上、渠道多元蓬勃生长,虽然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地迭代嬗变出新模式、新逻辑,但是优质内容质量永远是行业内不变的风向。

趋势一

Z世代成为主流观众,寻求“新概念+好内容”

以95后为主的Z世代正在成为综艺节目的收视主流人群,其互联网使用习惯催生了网络综艺的快速发展,其亚文化、小众化的题材偏好也促使综艺内容朝着多元化的垂直领域不断开拓。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Z世代对于节目的内容质量要求较为严苛,其在观看综艺节目时,不仅会考虑圈层的广度和纵深,也更注重内容形式的新潮表达。这一方面为节目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带动社会加深对一些亚文化的了解。未来,Z世代不但会继续为综艺节目提供广阔的观众基础,其生活理念和社交方式也成为综艺节目内容的取材场域,综艺市场将会随着Z世代的成长不断推陈出新,持续发力“新概念”和“好内容”。

趋势二

“长/短视频+综艺”多元化播放渠道

随着网络视频平台的进一步渗透,以及传统电视综艺进入发展平台期,综艺在播放渠道上也跳出长视频平台的桎梏,以轻量化的短视频为载体重新焕发活力。由于短视频在吸睛效率和娱乐性上对综艺节目的内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在几秒之内抓住眼球,因此短视频平台不仅是长视频平台的导流入口,也将成为综艺的“试炼场”,给予用户筛选的机会,让优质内容最终大浪淘金,优化综艺的内容生态。

趋势三

迎合情感需求,坚持价值至上

在综艺制作领域,所邀请的嘉宾能够很大程度上决定综艺最终呈现的效果和节目质量。因此,一个优质的综艺不仅需要重视互动环节和机制设计,更重要的是在观看体验中最大化程度地体现“人的价值”,展现真挚的情感和丰满的人物形象。在Z世代成为主流观众的趋势下,千篇一律的模仿复制、流量明星加持的综艺将无法满足受众不断提升的内容审美,实现“破圈”需要优质的内容、深度的思考和真诚的情感,迎合观众的价值导向和情感需求。未来,综艺视频将朝着凸显情绪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方向发展,以优质视听内容“治愈”观众,让观看者能在繁忙生活的间隙,找到一个思绪情感宣泄的出口。

欢迎交流与探讨

蔡进锋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

张文潇

沙利文大中华区咨询分析师

1、行业洞察丨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消费者购物需求增加,推动中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2、行业洞察丨从政策红利到技术创新:电解液行业迎持续快速发展

3、行业洞察丨滴滴出行重新上架,网约车市场能否风云再起?

4、行业洞察丨光伏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将持续蓬勃发展

5、行业洞察丨“减污主旋律”:水处理行业高质量均衡发展

联系电话:021-5407-5836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须知

感谢您对沙利文的关注与支持。如若想转载我司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请:

在原文留言,告知转载机构的名称、介绍及微信公众号ID;

在编辑页作者处填写“沙利文”;

所有转载不得对原文进行任何篡改、曲解、诠释和改编。沙利文保留对所有原创文章的版权及解释权。如有违反,沙利文保留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于沙利文

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融合全球62年的咨询经验,25年来竭诚服务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以全球化的视野,帮助客户加速企业成长步伐,助力客户在行业内取得增长、科创、领先的标杆地位。

沙利文深耕全球资本市场及企业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及其他各类专业咨询服务,包括尽调服务、估值服务、评估服务、战略咨询、管理咨询、规划咨询、技术顾问、财务顾问、行业顾问等。

沙利文大中华区的投融资业务实现了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全行业覆盖,包括对新经济、新基建等所有经济热点的高度关注,涵盖生物医疗、消费零售、互联网及科技、娱乐传媒、金融服务及金融科技、双碳环保、机械制造、能源电力、地产物业、矿产资源、基础设施、汽车出行、物流运输、轨道交通、船舶航运、航空航天、农林牧渔、工业材料、建筑工程、教育培训等。

沙利文团队为企业领袖及其管理团队开展投融资顾问咨询服务以来,已帮助近千家公司成功在香港及境外上市,是国内投资战略咨询领域的领军企业。2014至2022年,沙利文连年蝉联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专业行业顾问市场份额第一名的领导地位;且近年来,沙利文报告也被广泛引用于业内领先的A股、科创板等上市公司的招股文件、一级和二级市场研究报告及其他资本市场公示文件中。

62年以来,沙利文通过其遍布全球的近50个办公室,利用强大的数据库和专家库、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咨询工具,帮助大量客户(包括全球1000强公司、国内外顶级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各类领先企业等)完成了包括但不限于尽职调查、估值分析和第三方评估工作等工作,达成了战略目标。

网址:行业洞察丨坚持价值至上,深耕内容创新,2023综艺节目市场蓬勃发展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17835

相关内容

行业洞察丨坚持价值至上,深耕内容创新,2023综艺节目市场蓬勃发展
2023综艺市场前瞻洞察|发力新赛道、延续综N代、回应新需求
【行业深度】洞察2023:中国沥青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网络综艺节目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清科观察:国内影视行业蓬勃发展 未来呈现八大趋势
网络综艺节目创新路径与可持续开发研究
君智洞察丨公牛集团:战略品创新,突破企业与行业天花板
韩国综艺节目版权涨价 国内原创综艺节目遇冷
2025中国内容机构MCN、短剧行业发展研究
综艺节目:贴近时代生活 推动融合创新 深化丰富内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