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乐节、拍短剧,长剧减产加速演员转型
AI划重点 · 全文约1935字,阅读需6分钟
1.近期,多位热门演员如赵露思、丁禹兮、张新成等参加音乐节,显示出音乐节的亲民程度逐渐提高。
2.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知名演员如李若彤、倪虹洁、张天爱等涌入短剧领域,展现行业资源有限下的转型趋势。
3.由于长剧市场压力增大,如经济环境下行、平台营收压力增加等,长剧开机数量明显减少。
4.与此同时,短视频、微短剧等新型视听娱乐消费形式逐渐崛起,进一步挤压长剧市场空间。
5.在行业震荡期,演员们被迫寻求兼容,无论是放慢节奏还是转换赛道,都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泛娱乐顶尖自媒体 只讲干货和硬逻辑
犀牛娱乐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从前难见一面的热门演员,如今只需要一张音乐节门票?
最近还真成了现实。粗略一算,最近官宣参加音乐节的演员已经有赵露思、丁禹兮、张新成、罗云熙、张晚意、任嘉伦六位之多。相较从前的回归话剧、音乐剧舞台等演员跨界方向,音乐节的亲民程度又上了一层台阶,让这些人气演员的粉丝们好一阵激动。

另一边,“向下”转型的演员们就更多了。就拿风口浪尖上的短剧来说,粗略一算已经有了李若彤、倪虹洁、张天爱、舒畅、盛一伦、刘晓庆、杨蓉等一批知名演员先后涌入。
当这些从前的长剧熟面孔纷纷走出原赛道,恐怕不仅是演员自身的职业规划转变,背后更是愈发严重的长剧减产问题。
长剧四面楚歌
长剧正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
经济环境下行,行业热钱退去,长视频平台营收压力增加,曾经最为烧钱的长剧集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平台降本增效的重点。
这第一刀,就削在了新剧预算上。
根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开机电视剧数量仅有25部,明显低于往年。而根据德塔文数据发布的《德塔文2024-2025年度剧集市场白皮书》,2024年长剧开机数量为213部,较2023年下降了9.0%。开机数量的减少在下半年更为明显,但除奥运、国庆的个别月份外,也并未出现总量的断崖式下跌,主因还是各平台调整策略更为谨慎所致。

除此以外,平台侧也在有限项目中更严格地控制内容时长。
2025年2月28日,一则关于优酷将剧集集数限制在12集以内的消息引发热议,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首。此后优酷方面虽然否认了时长“一刀切”,但确认了平台将对剧集控水动作。
就在不久之后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在开幕演讲中明确表示爱奇艺要围绕观众的新需求,减短剧集集数和时长。
跳出长剧圈,来势汹汹的短视频、微短剧更将长视频平台虐得体无完肤。根据《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攀升至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则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应用使用时长追平即时通信。
同为视听娱乐消费,当更多观众流向碎片化娱乐的短剧,长剧的市场空间自然受到挤压。
而对于片方来说,微短剧性价比优势也颇为诱人。相较投入多、制作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的长剧,宛如快消品一般的微短剧制作成本大减,虽单项目产出有限,却胜在保险。而源源不断增长的用户规模和平台流量,也在为微短剧的发展壮大背书。
长剧被内外因素裹挟,行业资源大打折扣,演员与项目的供求关系也因行业资源有限而转变。如今片方、平台选择演员已经有了新标准。资源只会流向最合适的人,在这一问题上,片方不仅要考虑演员的适配度,更需要重点考量艺人的性价比。
花费亿级预算去抬院线电影演员来剧集市场降维打击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腾讯视频与王宝强乐开花影业在《棋士》中的共摊风险式双赢,才是当下平台更欢迎的头部内容。
演员被迫“兼容”
在这一环境下,处于原先位置的演员也要做出新选择。
相较于产能充足时期,如今长剧资源有限加剧了行业的马太效应,资源严重分配不均。即便是头部演员也完全不能幸免——从前可以无缝进组的热门剧集演员们依旧拥有相当的能力与话语权,但等待称心剧本出现的时间成本一定是在增加的。
所以最近两年来,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前几线艺人都在不约而同地放慢节奏。
有音乐天分的就偶尔休闲一下唱唱歌。张新成回到本专业音乐剧的舞台,肖战则重新回到了音乐领域,唱歌、拍MV、发专辑,赵露思病后与自我和解,用参加综艺和登上音乐节为自己做一记“良药”。
偶尔跨界一番,不仅服务了广大粉丝群体,也顺便提携了一把隔壁连连叫苦的音乐、演出行业。

回到生活中,演员的选择更多。王一博来到了他喜爱的赛车场、走进户外挑战野外探索类纪录片;李现则意外爱上了摄影,时不时就有普通网友在美景边与其偶遇。稍微调转一下赛道换个风格,也是强化演员个人IP、增加影响力的一种合理手段。
相比之下,原本选择就不多的腰尾部演员就没有这样的自由了。
在短剧赛道已经小有名气的李沐宸,此前也出演过许多长剧作品。作为行业新人,她在节目中直言影视寒冬期对于她这种小演员的残酷。长剧等待时间长、拍摄时间久,最终得到的角色可能还没有那么适配自己。而短剧不仅能够让这些演员迅速投入表演见证项目上线,很多短剧的班底也都是长剧而来,这并非单纯的资源降级。
作出同样选择的还有许多在长剧赛道陷入瓶颈期的成熟演员。压根不缺国民度的李若彤早早踏上短剧快车道,停不下来的刘晓庆也在短剧赛道乐在其中。更别说那些的确缺戏演的演员们了。

这是妥协吗?肯定算。但微短剧也的确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就冲各大互联网公司抢着布局、电视台积极助推微短剧上星、红果短剧大杀四方这一点来看,微短剧短期内就不会重蹈网络电影的覆辙。
说到底,一个演员能有戏拍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行业鄙视链。毕竟国民男神吴彦祖都已经出来亲自推销英语课。还有一大把演员只能转行带货主播,甚至遗憾退圈,更别说剧组里还有多少平凡的影视民工在为生计发愁。
大演员放慢节奏,小演员转换赛道,如今的影视行业,就是一场巨大的“向下兼容”。
行业震荡期,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
网址:上音乐节、拍短剧,长剧减产加速演员转型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124149
相关内容
拍短剧、上音乐节、长剧减产迫使演员转型短剧市场火爆!短剧演员快速崛起,长剧演员或将面临转型压力
短剧热背后的演员生态变迁:长剧明星下海,短剧演员上桌
短剧演员,何时上桌?
短剧与长剧圈中的演员竞争与机遇
短剧达人盘点,6位热衷拍短剧的知名演员,看看你认识谁?
短剧观察|中国短剧产业:很火,但需要理性的声音
娱乐圈片酬冰火两重天,影视寒冬下的演员转型与短剧新机遇
74岁刘晓庆连拍两部短剧,娱乐明星入局加速洗牌微短剧行业升级
《爱乐之都》32位音乐剧演员官宣,女团成员转型演音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