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韩国明星养成记

发布时间:2025-05-23 07:10

5月15日,韩国超人气偶像团体EXO-M的队长吴亦凡正式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请求与其所在公司SM解约。当其时,演唱会在即,消息如同重磅炸弹,一时间成为粉丝互掐的焦点。

此前,吴亦凡曾是EXO在中国人气最高的成员。一次,他空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引起了不少骚乱。尽管只是短暂的停留,但热心的粉丝还是早早闻风守候,为的就是一睹这位广州本土出产转外销的花样美男。

这不禁令人想起另一个名字——韩庚。2009年,同在韩国团体SJ的中国成员韩庚一纸诉状将经纪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解约。经历成员离开的阵痛的并不止EXO和SJ,类似的事件也曾发生在东方神起的三位成员身上;再往前,以“FOREVER”为口号的韩国组合H.O.T最终也黯然以解散收场。

他们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年岁更迭,无数个名字在镁光灯下被响亮热传,最后也渐渐离开镁光灯下的舞台,走向静默。

脱离“解散危机”的议题,这些前赴后继抢滩亚洲市场的韩流明星绝非一个个偶然。在韩国完善流行的工业系统中,他们是各大造星工厂完善培训体系下的出厂品——被筛选,被训练,被包装,被推送至舞台中央,直至他们的名字被台下狂热的粉丝声嘶力竭地喊出。

2013年“最火男神”投票中,吴亦凡的票数高达43.7%,以接近总票数一半的超高得票量成为当仁不让的最瞩目男神。

神农试百草,狱火炼新星

流水生产线上的源头是大批极具潜质的新人。从搜寻新人开始,韩国的经纪公司几乎用尽所有方法——选秀、比赛、挖角乃至星探扫街,当然也包括新人自荐。被挖掘的新人会入库储备,但这并不代表能成为艺人——没有签约,此时他们只有一个名字,练习生。

练习生们有着明显的“低龄化”,大部分在11、12岁就开始半练半读的生活。当同龄的孩子还在开心的玩乐时,他们已经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挥洒着汗水的练习。他们上午像普通中学生一样上课,下午就要去公司进行练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他们为此付出的纯真花季,成了一笔难以挽回的青春预支。东方神起的成员之一沈昌珉,从上百名练习生中脱颖而出站上出道舞台时,年仅15岁。他曾表示,如果可以,希望能经历普通中学生的生活,和同学们一起上课,一起假期聚会,这是他青春的缺憾。

曾在韩国SM、宇田等多家大型娱乐公司高层任职的前天娱传媒经纪总监司捷曾表示,练习生阶段每人都要定时接受“镜头测试”,以此判断艺人出道前是否需要整容。

所有的韩国娱乐公司在制造偶像时,都要求艺人不仅具备成为偶像的天分,还能接受严苛的训练,这一后期过程无比漫长而艰苦。

以引发中国“韩流”的HOT作例子,在出首张专辑之前,每天12到16小时的超强度训练就使张佑赫落下了一跳舞肩膀就痛的毛病。他们在练习中必须捆着大腿内侧跳舞,这是为了让他们正确地熟记动作。有时成员们会累得倒在地板上起不来。

作曲、唱歌、表演只是最基础的,以确保他们日后能发展成横跨影视歌的三栖艺人。此外,公司在语言、表情、举手投足甚至机场和街头着装等方面都有专门培养,可谓360度无死角。

经历了2到7年地狱式的训练,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下,只有少数优秀的练习生可以出道,登上梦寐以求的舞台。

韩国的经纪公司都特别舍得对练习生砸下重金,韩国三大经纪公司的龙头S.M公司平均每年会花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50万元)打造团体成员。对于重点培养对象的野心之作,他们更是会加大投入。以有“国民第一女团”之称的少女时代为例,出道前,S.M投资金额超过20亿韩元。

而高投入才有高回报。韩国《朝鲜日报》前年的报道称,少女时代在2012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就已经高达217.37亿韩元。

造星工厂的包装间

“睡前打个招呼: 微博您好 人人再见”——这是名为“Mr_凡先生”的第一条微博。在为数不多的微博中,这看似不起眼的一条,评论数就达到了120万。

尽管没有认证,但千粉丝认为这个帐号被万属于他们的偶像——吴亦凡。

而搜索另一个名为“M鹿M”的帐号,虽然只有寥寥六条微博,但单条最高评论达到3680752次。同样也没认证,但粉丝们都认为他是鹿晗。

他们俩来自目前韩国最当红的组合EXO,就是造成去年7.28北京机场塞爆的主要原因。当时的演出门票被从100块炒到2000块,足足翻了20倍。

这个组合在2013年刷新了韩国专辑销售记录,突破一百万张,被称为是集结了SM公司老板李秀满所有偶像营销技巧的作品。

组合历来是韩国经纪公司最喜欢,也最擅长制造的娱乐产物。这种“大量出击、打包销售”能够满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需求——各型各款,总有一款对你的胃口,以确保公司投资不全部沉没。

并且他们也深谙“一人红就能带动一队红”的营销规则。也许一开始你只是对组合里有A兴趣,但慢慢了解后,你会发现B的歌声温柔,C的舞蹈性感,D的综艺表现很搞笑,从而喜欢上他们。

组合内定位明确,各有担当。门面通常由外貌最出众的担当,一眼秒杀,把粉丝圈入家门。其他则被清晰划分的舞蹈line、主唱line、艺能line。尽管单个拎出来都说不上完美,但凑在一起就让组合全方位实力兼具。

虽然韩国偶像组合大多喜欢往日本发展,但EXO无疑充分体现了SM公司想要抢滩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的野心。12人的组合,针对韩国和中国市场分别分为EXO-K和EXO-M两队。其中M队更是十分接地气地启用了四名中国人。两支分队在专辑宣传期都会合体打歌、一起代言、出演各种综艺节目。适当的时候则各自分身,分赴中韩两地捞金。

在偶像更替速度远大于走红速度的韩国,靠奇特的名字吸引眼球早已不够,赋予其故事才能制造噱头。EXO的名字意为来自太阳系以外的行星EXOPLANET,蕴含了他们是从未知的世界来的新星之意。

在外星人的形象基础上,公司还为每位成员设定了包括冻结时间、瞬间移动、意念移物、治愈等超能力。这一构思与前阵红遍大江南北的《来自星星的你》不谋而合。

这些超能力还被设计成象征不同成员的Logo。将这些Logo印在白T恤、帽子、杯子上,粉丝中就会掀起一股手记狂潮。据韩国谈话节目《舌战》统计,EXO的关联商品专卖店现已获得数十亿韩元的销售额。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经典红色语录用在引领时代潮流的韩国明星上也极为合适。韩国的经纪公司不仅熟知各种包装手段,更十分会整合自身资源,实属专注“打包营销”三十年。

以韩国娱乐工厂SM为例,他们亲切地把自家旗下所有艺人称为SM家族,发行SM Town夏冬两季音乐合辑,并定期举办家族世界巡回演唱会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将旗下艺人的组合打散,根据特定需求,组成特别跨团小组。目前已有集结了旗下当红男子组合中的舞蹈精英S.M. The Performance、以演绎抒情曲风为主的歌唱限定组合S.M THE BALLAD和配合广告商的宣传的专属企划组合Younique Unit。这种“对症配药、强力打击”的手法,“疗效”也的确看得到。

正如血浓于水的亲情,一个家门走出来的组合之间感情通常都比较好。前后辈之间常互相帮助,不仅在综艺节目中特别关照,还时有合作舞台、MV客串等等。去年还是新人组合的EXO就曾客串前辈少女时代的新歌,顺利借国民女团的平台获得极大关注。

相比于SM的“帮着亲”,另一家培养了鸟叔、bigbang(权志龙所在组合)等著名艺人的公司YG 则是 “比着亲”。YG常让旗下艺人在歌谣节目同台pk、良性竞争,被誉为韩国声誉最好、众明星最和谐的公司。

  产品制胜,渠道为王

韩流偶像发展得如此顺风顺水,绝不只是经纪公司这样的上游产业的一己之力,下游媒体渠道的顺畅流通可谓如虎添翼。

韩国三大电视台向日本学习,也有了长期稳定播出的直播打歌音乐节目,每周的冠军宝座还被看做是当红的标尺。诸如《人气歌谣》、《音乐银行》这样的节目,都是歌手们在专辑宣传期想要抢占的高地。

不仅如此,韩国的电视台还会特地为歌手打造专属真人秀节目。例如,《Exo Showtime》就是根据观众对他们的提问筛选出歌迷们感兴趣的方面,通过真人秀展示出此前无法在舞台上看到的真实侧面。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国度,观众有一种要把明星们的生活翻个底儿朝天的架势。对准了普罗大众对造星工厂如何运作的强烈好奇,韩国tvN电视台推出八集电视剧《清潭洞111》,全方位记录艺人、工作人员、练习生们真实生活,将经纪公司的运转、工作人员的工作、明星的打造等都一一呈现在电视机上。

不得不承认,韩国经纪公司的造星能力确实远超华语圈。尽管近十年来,内地选秀节目如火如荼,但在亚洲真正有广泛影响力的实在少有,绝大部分甚至还游荡在主流边缘。

打造偶像是门大生意,往大了说,形成国家软实力,拉动文化、旅游产业;往小了说,娱乐业带来的收益也实在可观。

江山代有韩流出,各领风骚一两年。韩国娱乐业的发达程度有口皆碑,这条生产韩流明星的巨大流水线将继续运转。

但这个行业也是无比残酷的。那个透支青春换来的华丽舞台,常常只有短短几年的保质期,光鲜亮丽的偶像们可以说每天都活在“前有猛虎,后有追兵”的焦虑中。他们花了十年换来成名一刻,而粉丝的喜新厌旧却可以发生在一秒之间。不知明年今日,你的欧巴在哪呢?

特别撰稿:肖依依

责任编辑:冯源

网址:【特别报道】韩国明星养成记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373631

相关内容

独家|《韩国艺人养成记》揭秘韩国娱乐界明星培养体系
明星上两会:莫言带箱书报到 成龙姚明待遇特别
“顶流女明星”即将回国!韩国民众排队送别,记者哽咽
韩国明星出道记
明星上两会:莫言带箱书报到 成龙姚明待遇特别 —中国教育在线
全明星训练营打造国内明星养成记
明星养成记
差一点用特别(?)“艺名”出道的6位韩国明星
韩国记者对中国记者说:“没见过这样的韩国人吧?”
穿越之明星系统养成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