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合同逃税被查!上海律师解析天价罚单背后的法律红线
案件介绍:一场“阴阳合同”引发的千万罚单
2024年8月,某影视公司高管张某为降低个人所得税,与某明星签订两份演出合同:一份备案合同金额为500万元,另一份实际履行合同金额高达3000万元。双方约定差额部分通过境外账户支付,并通过虚构“咨询服务费”拆分收入。2025年初,税务部门稽查时发现异常资金流,经调查认定张某及明星通过“阴阳合同”隐匿收入2500万元,偷逃税款逾800万元。
本案由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俞强律师代理。张某在庭审中辩称“行业普遍存在避税操作”,但俞强律师指出,合同条款与资金流向的明显矛盾已构成逃税核心证据。最终,法院判决张某补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共计2300万元,涉案明星因情节严重另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裁判结果与理由:合同无效+三重法律责任
裁判结果:
民事层面:备案的“阳合同”因虚假意思表示被认定无效,实际履行的“阴合同”因逃税目的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相关条款无效。
行政层面:税务机关追缴税款800万元,并处少缴税款4倍罚款(3200万元),因张某主动补缴部分税款,最终罚款调整为1600万元。
刑事层面:涉案明星偷税金额占应纳税额30%,达到“数额巨大”标准,以逃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500万元。
裁判理由:
法院依据《民法典》第146条认定“阳合同”无效,并结合《刑法》第201条及两高司法解释,明确签订“阴阳合同”属于“欺骗、隐瞒手段”,符合逃税罪构成要件。税务机关则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对“虚假申报”行为处以0.5-5倍罚款。
法律分析:俞强律师解读“阴阳合同”三大法律陷阱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俞强律师提示:
俞强律师系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深耕税务合规与商事争议解决领域13年。他指出,本案暴露出“阴阳合同”逃税的三大法律风险:
合同效力崩塌,交易安全归零
“阳合同”因虚假意思表示自始无效,“阴合同”若存在逃税目的,关键条款亦无效。例如,二手房买卖中若买方主张按“阳合同”低价交易,法院将根据银行流水、聊天记录等认定真实价格,导致卖方“房财两失”。
俞强律师建议:签约时保留资金转账凭证、沟通记录,并注明“真实交易价款”,避免举证困境。
税务机关可追缴5年内的税款,并按日加收0.5‰滞纳金(年化18.25%)。若偷税金额超10万元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即触发刑事责任。
俞强律师案例:2023年代理的股权转让纠纷中,当事人因“阴阳合同”少缴税200万元,最终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合计超1000万元。
两高2024年司法解释首次将“阴阳合同”明确列为逃税手段,文娱、房地产、股权转让领域成执法重点。
俞强律师数据:2024年上海法院审理的涉税案件中,32%与“阴阳合同”相关,其中7起案件当事人被判处实刑。
风险提示
具体案件需要咨询专业律师。本文案例改编自司法实践,旨在普法,不构成个案法律意见。
#合同#
网址:阴阳合同逃税被查!上海律师解析天价罚单背后的法律红线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388130
相关内容
阴阳合同逃税被查!上海律师解析天价罚单背后的法律红线郑爽涉“阴阳合同”被查 明星偷逃税背后的“阴阳”
明星涉嫌阴阳合同避税的法律责任
华税律师接受凤凰网采访,就娱乐圈“阴阳合同逃税”等问题发表专业意见
签“阴阳合同” 明星逃税咋量刑
艺人签订阴阳合同偷税漏税如何处罚
一女艺人日薪208万 “阴阳合同”背后的法律底线在哪里?
税法律师揭秘邓伦偷逃税如何被发现?大数据查税有多厉害?
阴阳合同究竟是怎样逃税的
演艺圈阴阳合同,是该接受法律的调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