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丨文明的滋养和熏陶,令心灵得以抚慰和妥放——读刘远江长篇小说《抚慰人心》

发布时间:2025-05-28 18:31

文/王晓娜

一年前,深圳作家钟芳代表当地作协与我联系,为作家刘远江的一部长篇小说《抚慰人心》咨询出版事宜。今年3月,这部40万字的小说在羊城晚报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责编,在编辑、校对的过程中,我一直惊讶于在当下喧嚣且快节奏的生活中,居然有这么一位低调的、如苦行僧般耕耘于艺术领域的作家兼书法家刘远江先生,站在他蓄力多年、厚积薄发所建构的高蹈扎实的文本背后,默默地发力,为读者捧出了这么一部优秀的大部头作品。

书名“抚慰人心”非同寻常,是个动宾结构的短语;作为小说名,这是极不讨巧的。我们所熟悉的多数小说名,以偏正和并列短语居多,似乎更符合读者对于艺术的感知习惯,比如《静静的顿河》《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愤怒的葡萄》《百年孤独》《罪与罚》《红与黑》《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等,中心语鲜明突出。显然,刘远江这部关于深圳题材的城市小说,如果在书名中突出“深圳”一词,或许更可令人眼前一亮,也更有利于奠定他在深圳文坛的地位。可刘远江似乎并不太在乎个人得失,一年来他亲自题写书名多次:“抚”字用简体还是繁体,“慰”字如何经由笔法传达笔情墨意,“人”字是否挺拔昂扬、顶天立地,“心”字能否端正圆融万物一如——每每收到题字书法文件,我都能从笔画和结构的细微变化中窥见其微妙的心路历程,他的谨严之风由此可见一斑。由是,“抚慰”二字,一次比一次写得果断有力,但又悄然藏起了锋芒和棱角,略显小心翼翼,细察又见天然妙趣,因为要抚慰的对象是“人心”,不敢大声“呐喊”,只能以无我之姿“彷徨”地试探和慰藉。可当《抚慰人心》正式出版后,我一次又一次地重读时,我终于理解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原来,该书名是对一个时代心灵困惑的集中提炼,尤为难得的是,作者还为此从容开出了“心灵”药方。

小说的线索和脉络很清晰,以“粤港澳大湾区公益文艺先锋队”的公益壮举、全国巡访、人文游历之旅为主线,写了先锋队的魏明心、上官步莲、邓思奇、韩古观、小曾猴子等一行人通过“人文输出”,成功唤醒成为植物人的民间科技发明家赵冬青的故事,间中以城市人文景点空间的转换,勾勒出中华文化的历史人文概貌,进而一步步彰显出小说的主题内核:“人文+科技”的双重驱动,方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方是人心得以抚慰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以为,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小说,在思想性和城市文学的探索方面均有突破。文学发展到今天,中国早已不缺讲故事的作家,缺的是文本的思想性;乡土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回溯至数千年前,而城市文学的开拓则是近几十年的事。诚如评论家张陵在序言中所说:“多数作品特别是小说作品,并没有注意到城市时代精神的变化,仍然停留在以往的思维上,满足于几十年来流行的那种故事的模式。……作家刘远江显然注意到了这种历史性的变化。”没错,正是在和西方文化碰撞较量和冲突中构建起来的“深圳精神”,正是深圳这座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不断进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激活了刘远江内心深处的创作灵感和文学自觉。

小说甫一开始,就呈现出一定的哲思风格。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主人公魏明心,寄予了极高的期待,是作者心中现代知识分子应有的形象和丰姿:智慧而博学,善思又明辨。“人生总在不断变化中前行,并且在生命的不同节点显现出迥异的变化频率,但无论是静若深渊,还是动如浮云,生活的气象都在一刻不停地加以演化。”在这样的哲学性思悟中,人物自然地出场了,令我想到正是作者自己坐在月凉如水的夜晚书桌前,就着香烟和微醺的意境,不疾不徐地写下这些自然流畅的文字,时而即兴书写,时而皱眉深思。优秀的诗人往往可与上帝对话,而优秀的作家则常常周旋于古今中外的哲人左右,汲取他们的思想,然后为自己创作所用。作家写作,实际上是写阅力和阅历,前者考察阅读量和文字功底,后者基于生活积累和领悟力。借由魏明心之口、之心、之思,小说中提及的思想巨匠和前辈甚多,如孔子、老庄、陶潜、韩愈、苏东坡、王阳明、柏拉图、彼特拉克、艾默生、梭罗等等,围绕“人如何心安地栖居于世”展开了宏观豁达的思索和感悟,他每天阅读思考、用毛笔写日记,不浪费分秒时间,与哲人对话,也积极面对当下的生活,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公益文艺先锋队”的轴心和灵魂人物,也肩负起作者所期待的“抚慰人心”的重责。

“人生就是这样,往往福祸相倚,当你收获鲜花的时候,或许还伴随着谩骂讥讽。”“再现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总是简单的,难的是如何去描绘历史中的人们的生活情状与生命状态,怎样展现人文精神和历史真相,乃至深刻雕琢出藏匿于历史最深处的中华道统精神。”“无论仓央嘉措,还是海子,一个融入了青海湖,一个消逝于铁轨,留下了两个散发诗意光芒的传说。通透的灵魂是无所从来的,不管人们是否能理解,他们始终都在那里。”这些散发着诗意和哲思的句子,在文本中比比皆是,巧妙地点缀在小说的各个情节之中,呈现出人物思想自然生长的状态,毫无刻意雕琢的痕迹——这是一个作家的功力所在,非数十年积蓄而难为。写什么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怎么写和表现什么,刘远江深谙此理。随着历史名城的切换和情节的推进,随着文明气息的不断熏陶和晕染,小说的思想性也水到渠成地积淀于文本的字里行间,与人物和故事互相萦绕,成为照亮文本的璀璨光芒。这些看似逸出文本、实则深嵌其中的哲思性语言,是刘远江小说创作的异质性特征,彰显出一个作家的文化视野和思想格局。以魏明心为首的公益先锋队们,唤醒的不仅仅是“赵冬青”这一个体的生命,更是快速发展的现代都市里浮躁难安的“人心”。抚慰人心的秘诀,不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欲望,而是中华民族积淀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正文之前,有十多帧彩色插画,均出自当代画家之手,有赵建成的纸本水墨《先贤录——弘一法师》,陈醉的《香山魂·古松》,王天胜的《春晖》,张艺的《文明之约》,王佩伟的《守望家园》等,看似与小说无关,其实其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这些画作隐含的文化意义和精神,正与小说隐寓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这部长篇小说,仿若经历了一次由浅入深的思想启蒙和跋涉过程,你会不由自主地跟随主人公魏明心带领的“粤港澳大湾区公益先锋队”一行人的脚步和思绪,走过曹雪芹故居、燕赵大地、黑河、黄冈、岳麓书院、扬州、南京等地,走进中华历史文明发生地的各个现场,尽情地领略和汲取文化的养分,与作者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让浮躁的心灵慢慢地宁静下来,得以抚慰和妥放。

编辑丨姚纪芳

审发丨潘子扬、梁醒吾

来源丨羊城晚报出版社

网址:书评丨文明的滋养和熏陶,令心灵得以抚慰和妥放——读刘远江长篇小说《抚慰人心》 http://www.mxgxt.com/news/view/1426685

相关内容

喧嚣纷扰的心灵,在这一刻被你抚慰
好听的声音抚慰了每一个心灵,却唯独未能温暖自己的心……
抚慰心灵,童声伴舞真是太治愈了……2023
越祈是来抚慰世界的小猪!
离不开音乐的抚慰,哪家音乐综艺唱到你心坎?
令人羡慕的父母爱情,林工宋莹的故事你心动了吗?抚慰蒋欣有妙招
易立竞:娱乐圈的尖锐利刃与心灵抚慰者
治愈系歌姬手嶌葵:用歌声抚慰心灵的魔法师
错换人生案:“郭威回九江祭祖”,为何这算抚慰姚家父母第一步?
蒋坤宏:灵魂的滋养|读魏灵芝长篇小说《大地之上》有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