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不愿结婚,二哥:给你30万,李立马答应,最后却是别样结局

发布时间:2025-05-05 21:12

最近,86 岁的老画家范曾迎娶小他 50 岁的娇妻,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嘲讽,因为他们认为老夫少妻生孩子的智力会受影响。但其实,孔子就是个例外,他的父母年龄相差 52 岁,他出生时父亲 70 岁,母亲才 18 岁。

李叔同出生时父亲 68 岁,母亲才 19 岁,父母年龄差达到 49 岁。他在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是个智商特别高的人,被誉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书画家、美术教育家、诗人、个性话剧演员、戏剧活动家等。后来,他出家为僧,成了著名的弘一法师。

李叔同的《送别》感人至深,众人皆赞他是天才。不过,这位才华横溢的“痴情”汉子,其实是个多情种。他曾违背母亲的意愿,不愿结婚。但二哥承诺,只要他答应结婚,就给他 30 万。面对如此丰厚的条件,李叔同动摇了,他选择了妥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这段婚姻的结局却出人意料……

【一:初恋】

1880 年 10 月 23 日,李叔同出生在天津河北区。他的家境很好,父亲是李时珍,进士出身,在吏部当过主事,虽然只是个六品官,但比县令大,而且还有很大的升职空间。不过,李时珍对当官不感兴趣,没多久就辞职了,因为李家是个豪门,有庞大的家族企业。李家的“桐达”钱庄和盐务都很赚钱,李时珍做生意很厉害,把企业搞得红红火火,让李家成为津门的大富豪。

李叔同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是父亲李时珍的妾室王氏所生,母亲生他时年仅 19 岁,而父亲当时已经 68 岁了。老来得子,李叔同自然成了父亲的心头肉。据说,他出生那天,有喜鹊衔着松枝飞到产房,这被视为佛祖赐下的祥瑞之兆,也让李家更加宝贝这个姗姗来迟的孩子。

李叔同这个人不一般,他从小就非常聪明,他爹可喜欢他了。可惜啊,他爹死得早,在他 5 岁的时候,他 73 岁的爹就走了。不过,他们家面子大,连李鸿章都来参加葬礼了。

葬礼上,众人悲泣,唯李叔同不哭。有人问他:“父亲离世,你为何不哭?”他答:“有僧人超度,亡父已登极乐,应欢喜才是。”此童稚之言,是聪颖过人,还是另有深意?

可以啊,李叔同打小就跟佛教有缘。他大娘,也就是他爸的大老婆,那可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李叔同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她学会了念《大悲咒》《往生咒》。而且,他的大嫂也信佛,还教过他背诵佛经呢……

父亲去世后,李叔同主要跟着长自己 12 岁的兄长文熙读书,六七岁就能读《昭明文选》,而且还能背得滚瓜烂熟;13 岁时,他的文章、书法和篆刻就已经很不错了,在文艺方面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李叔同 16 岁时就考入了辅仁学院,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新思想,对传统的八股文不屑一顾,开始有了反叛和维新的思想。不过,他也算是个“富二代”,家里有钱,所以喜欢吃喝玩乐,尤其是去戏园子看戏,他是那里的铁杆票友,有时候还会登台客串一下角色。

就这样,李叔同认识了当时天津很有名气的坤伶杨翠喜,天天晚上都去“天仙园”给她捧场。等她散场后,他还会护送她回家。李叔同演戏很厉害,他经常和杨翠喜一起探讨演技,甚至还教她唱腔和身段。一来二去,两人关系越来越好,跟真的情侣一样。

李叔同年轻时就是个多情种子。

【二:一婚】

李家是富家子弟,他妈肯定不愿意他娶戏子,就给他定了一门亲,对方是个茶商的女儿,叫俞氏,家里挺有钱。这女的长得挺端庄,人也挺贤惠,按说李叔同应该挺满意,可他心里就想着杨翠喜,死活不乐意这门亲事。

此时,杨翠喜被庆亲王重金买走了,李叔同失去了挚爱,整日郁郁寡欢。母亲趁机出击了。

母亲希望他早点结婚独立,但李叔同不想,他说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他二哥(同父异母)听说了,说:“你要是结婚,我给你 30 万,帮你成家!”

一听说有钱拿,李叔同立马就不坚持了,同意和俞氏结婚。那年他才 18 岁。

但是,戊戌变法失败后,李叔同为了躲避灾祸,带着妻子和母亲从天津逃到了上海。到了上海后,李叔同过得如鱼得水,人脉也越来越广。他在南洋公学经济特科班读书,成为了蔡元培的学生,还结识了很多后来的学界名流,比如黄炎培、邵力子等人。

李家在上海有自家的钱庄,李叔同作为少东家,自然可以随意支取生活费用。因此,他很快就进入了上海的上流社会,结识了很多文人雅士和名流名媛,名噪一时。他还加入了“城南文社”,凭借《拟宋玉小言赋》在月会上拔得头筹。当时,他和许幻园、袁希濂、蔡小香、张小楼关系密切,被并称为“天涯五友”。

那时,天涯五友天天相聚饮酒作对,吟诗作赋,谈天说地,畅快极了!

在上海,李叔同结识了名妓李苹香。只是他没太当回事,还说:“在外奔波没什么事,不如纵情声色,别生气,姑且玩乐。”他家里有贤妻,外面有红颜,真是潇洒。

唉,李叔同这甩手掌柜当得可真轻松,家里的事一概不管,老婆俞氏又要照顾婆婆,又要操持家务,辛苦得很。更过分的是,他对怀着身孕的老婆也漠不关心,让老婆受尽了冷落。而他自己呢,整天只顾着自己玩乐,找各种借口不回家。这夫妻之间没什么共同语言,李叔同这个借口也真是够冠冕堂皇的!

但好在母亲还健在,李叔同没有太放肆。但命运弄人,45 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李叔同办完丧事后就彻底放飞自我了。他连招呼都不打,直接抛下妻子和三个儿子,去日本留学了。

【三:再婚】

到日本后的李叔同,生活惬意,心态也越发闲适,简直就像归隐田园的文人墨客。

1906 年 9 月 29 日,李叔同考上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之后,他和同学曾延年等人成立了“春柳社”,这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也让李叔同成为中国话剧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第二年 2 月,“春柳社”上演了《茶花女》,27 岁的李叔同饰演玛格丽特,演得妩媚动人,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此时的李叔同在音乐和美术领域都已取得卓越成就,他的油画被后人誉为中国油画之开山祖。也是在此时,他与一位美丽的日本少女相识。关于这位少女的具体姓名,有多种说法,比如诚子、雪子、叶子,还有福基等。可见,李叔同对她的重视程度。

诚子是李叔同房东的女儿,李叔同画裸女时,诚子当他的模特,之后他们结为夫妻,原配夫人的感受他不在乎,他只在乎自己。

回国后,李叔同一个人治病,妻子俞氏照顾他。李叔同没告诉妻子自己在国外结婚的事,所以俞氏还觉得自己很幸福。

【四:出家】

1911 年 3 月,李叔同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带着他的日本妻子诚子回到了中国。一回国,他就成了香饽饽,被直隶高等工业学堂聘请为图画教员。

后来,李叔同在文艺界变得非常有名。他在很多大学里当过老师,教出了很多厉害的学生,比如画家丰子恺、国画大师潘天寿、音乐家刘质平、吴梦非等。他还加入了一个叫“南社”的组织,当了一份报纸的主编。他跟柳亚子一起办了个“文美会”,还主编了一本叫《文美杂志》的杂志。他也加入了一个叫“西泠印社”的组织,经常跟吴昌硕这些书画大师一起交流、学习。他后来还组织了一个“乐石社”,专门研究和创作金石作品。

此时的李叔同,在音乐、美术、诗歌、话剧、教育等领域,都是中国的顶尖人才。他的才华横溢,令人惊叹。连鲁迅先生都对他非常敬佩,以得到他的一幅书法作品为荣,称赞他的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

但是,在李叔同正春风得意时,他在 38 岁那年突然决定出家,就像急刹车一样,让人猝不及防。

李叔同 1918 年出家一事,犹如文艺界的一声惊雷,轰动程度不亚于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其实李叔同出家也不是心血来潮。他从小就对佛教感兴趣,经常跟信佛的大娘和大嫂一起念经。他五岁那年,父亲去世,他没有哭,反而说:“父亲的亡魂已经升天,应该高兴才对。”

李叔同好友夏丏尊曾向他推荐过一篇关于断食妙处的文章,这篇文章促使李叔同于 1916 年前往杭州虎跑寺进行了 20 天的断食实验。这次实验让他感觉像“脱胎换骨”一样,之后他便开始准备出家。

导致他出家的原因可能是,金融危机让他家的生意破产了,家庭条件一落千丈。

大伙都清楚,那首由李叔同创作的、脍炙人口的《送别》,其实是他为自己破产的挚友许幻园所作:

1915 年冬天,大雪纷飞,旧上海一片凄冷萧索。这天,李叔同的好友、“天涯五友”之一的许幻园前来和他道别。许幻园甚至没进门,只是站在门外道:“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恐怕再也难相见了。”说完,他挥泪离去。

李叔同看着友人渐行渐远的背影,伫立在雪中,直至一个小时后,才被叶子的呼唤声唤醒。接着,他转身回到屋内,关上门,流着泪写下了这首凄美的传世佳作。

哎呀,世事难料啊,两年时间不到,我居然也破产了。连李叔同都要走了,跟许幻园那回一样。不过,他跟许幻园不一样,他没说要回来,走得很决绝,看样子是不打算再回来了……

于是,李叔同 38 岁那年毅然决然地斩断红尘,遁入空门。出家一事,他做得决绝,既没告诉妻子俞氏和儿子,也没向新欢诚子道别。

1918 年 7 月,李叔同辞去教职后,决定出家。他告诉了得意门生丰子恺和刘质平,自己的这一决定。两个学生都难以接受老师的选择。

学生问老师:“老师,你为什么要出家啊?”

李叔同:“没什么事。”

学生又问:“你能割舍亲情吗?”

老师说:“人总会遭遇意料之外的事情,就像突然生病去世一样,想不抛下(一些东西)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第二天,李叔同不辞而别,自此以后,遁入空门,在虎跑寺剃度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世上再无李叔同这个人了。

此后,他一心向佛,生活清苦,就像以前的荣华富贵都不曾有过一样。他过了中午就不再进食,每天只吃一顿:一碗米饭、一碟咸菜、一杯白开水。

李叔同在寺庙里过着清苦的生活,这可苦了他的两位夫人。李叔同回国后就一直和诚子在一起,再也没见过俞氏和他的儿子们。他出家时根本没打算通知俞氏,她算哪根葱?连诚子也没告诉。

后来诚子得知李叔同出家后,曾到寺院想见他,但被拒之门外。有人说,诚子在寺门前跪了几天,也没能让李叔同回心转意。

诚子跪了好几天,大门终于开了条缝。

书同:“怎么了,诚子?”

好的,“叫我弘一就行。”

诚子:“爱,啥意思啊?”

弘一法师说,爱就是慈悲。

我从可靠的消息来源得知,有传言称苹果公司正在开发一款新的混合现实头戴设备,该设备可能会在 2024 年发布。据说,这款头戴设备将采用先进的显示技术和传感器,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混合现实体验。此外,该设备还可能与苹果公司的其他产品和服务进行深度整合,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和丰富的使用体验。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这款设备的详细信息,但苹果公司一直以来都是混合现实技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我们可以期待这款新设备的发布将为混合现实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或许,弘一法师就是一个心怀慈悲的人。

出家前,李叔同去学生丰子恺家,每次坐木藤椅都要先摇一摇才坐下。丰子恺很纳闷,问老师为啥要这样。李叔同说:“这木藤椅可能有小虫子,摇一摇它们就跑开了,不然坐下去会压死它们的。”

李叔同在佛门还心系国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听到各地战事连连,非常生气,觉得日本军队侵略中国是不对的:“我们吃的是中国的粮食,喝的是福建的水,作为出家人,这个时候不能帮国家排忧解难,怎么能不感到羞愧呢?”

他每次开讲佛典都会挂起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并在后面加上一句:“佛就是觉悟。只有觉悟了真理,才能舍身救国,勇猛精进,保护国家。所以,救国必须念佛。”

1942 年 10 月 13 日晚,弘一法师自知时日无多,便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作为自己的绝笔。

面对死亡,弘一法师十分从容平静,他把后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他还反复叮嘱弟子:“等我走后,你们记得在装龛的时候,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里装点水,这样可以避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弘一法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心系众生,心怀慈悲,他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将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普度众生的伟大事业,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人民担忧。

历史,就是故事。那些被时间掩埋的往事,就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他们三个,一个卖草鞋,一个卖枣,一个杀猪,本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却因为一场酒,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三人桃园结义,发誓要同生共死,一起打天下。这就是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网址:李叔同不愿结婚,二哥:给你30万,李立马答应,最后却是别样结局 http://www.mxgxt.com/news/view/999316

相关内容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最后跟谁结婚了 李尖尖和凌霄最后结局是什么
德云社张九泰晒结婚证,搭档刘筱亭被喊话,二哥快给师叔准备红包
小叔子结婚后,嫂子去天天蹭饭,叔嫂关系该如何相处
李响结婚了,新娘不是孙骁骁,你认为会结婚最后分手的明星都有谁
老男孩李立群结局
“你来俺家不刷碗,娶你有什么用?”男方退婚后,结局特别解恨
恩静结婚了,李哥别哭,我们还有别的主持人小姐姐
最好的队长张远!马雪阳结婚攒17年礼金,人没到红包却给八万八
李娜拿姜山出气只是表象 劝告同行别和教练结婚
《繁花》一共多少集大结局 小说各人物结局怎么样?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