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娱乐圈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等级划分,顶级电影演员>顶级电视演员>顶级综艺咖。换言之,玩电影的地位最高,玩电视剧的处于中间,玩综艺的“段位最低”。
在国内,同样也有着类似的认知,如果一个演员或者一个歌手突然不务正业去搞综艺了,那么网上一定会出现“掉身价”的评论。可即便如此,仍然有人为了各自的目的,一头扎进综艺节目里乐此不疲。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简单理解:可能段位掉了,但名气提高了,钱也赚了,正所谓“跪着赚钱”也是赚钱,能获得名利,何必在乎“掉身价”?
今天我们不妨来统计下这些年扎根综艺节目的“钉子户”,以及他们参加综艺的幕后故事:
陈赫:《奔跑吧兄弟》《拜托了衣橱》《向往的生活》《我爱二次元》《王者出击》《青春同学会》《周六夜现场》《哥哥别闹啦》《勇敢的世界》《野生厨房》等。
参加综艺原因:始终不能摆脱《爱情公寓》曾小贤的影子,在《奔跑吧兄弟》大火后,遂将事业重心转向综艺,虽然偶尔也会出演影视作品,但已是“专职综艺咖”。成名综艺:《奔跑吧兄弟》
大张伟:《我家那闺女》《即刻电音》《我家那小子》《我是大侦探》《蒙面唱将》《跟着贝尔去冒险》《百变大咖秀》等等。
参加综艺原因:从花儿乐队出走后,独立混迹于娱乐圈,有意做歌手却不如意,只能靠综艺维持热度吸粉,话痨段子手,偶尔在节目里给自己打打歌。
魏大勋:《做家务的男人》《我们长大了》《青春环游记》《密室大逃脱》《快乐大本营》《拜托了冰箱》等等。
参加综艺原因:演员出身,一直不红,公司力捧走“明星路线”,但演技有待磨练,束手无措只能转战综艺领域,借助关系硬在《快乐大本营》留下名气,后转战各大综艺节目,吸粉蓄势待发。成名综艺《密室大逃脱》。
杨迪:《哥哥别闹啦》《火星情报局》《非正式会谈》《超人来了》等等。
参加综艺原因:算是草根出身,专职“综艺咖”,混迹于各种节目,后得到谢娜赏识走上一线综艺咖的位置。成名综艺《火星情报局》。
刘维:《最美的时光》《火星情报局》《金曲捞》《新舞林大会》等。
参加综艺原因:选秀歌手出身,一直不温不火,真人秀节目兴起后投身其中,后凭借《火星情报局》优异保险成名。
上述几位,都是目前综艺节目的“钉子户”,也是将综艺节目作为自己“主业”的代表性人物,像之前我们熟知的薛之谦、鹿晗、沈腾、岳云鹏等人,都有自己“正儿八经”的事业,参加综艺节目也只是短期维持热度的玩票行为。
还有哪些艺人是目前专职于综艺节目的呢?欢迎来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